据悉,雨花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六代,分布于南京全境及周边区域。目前,省、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共16人,从业茶农达3万人,相关产品年总产值达10亿元。雨花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和师傅前辈们练习制茶时,环境以及技术远远没有现在好,条件较为艰苦。为了达到高质量标准,制茶时会关掉房间内的所有电灯,将自己完全置身于黑暗的环境之中去练习,同时对茶叶的质量要求标准和在正常环境下的标准是同等严苛的。
“在没有视觉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可以将人体的感官功能发挥到极致,用这样的方法去刺激手感,亲手体会每一片茶叶的质感,这样精细严格的制茶手法就会牢记于心,锻炼出更加精湛的制茶技艺,培养出更好的茶人工匠精神。”陈盛峰说,任何一项技艺的传承都基于热爱,每位老师都为了这项技艺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师傅总教导自己要吃苦耐劳、勤学苦练,这份茶人精神也会伴随着雨花茶加工技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近年来,南京市连续举办南京市名特茶评比活动,雨花茶产品品质大幅提升。2006年,制定《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国家标准获得批准并实施,2009年,建成南京雨花茶博物馆,2011年成立雨花茶联盟,完善保护机制,开展学术研究,加强传承能力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传承传习及宣传传播活动,不断提升该遗产项目的传承实践水平。2012年雨花茶制作技艺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盛峰表示,时代在发展,任何技艺也会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进步。传承离不开创新,雨花茶的每一代传承人也会将自己的创新融入进去,但茶人的工匠精神从未改变。
实习生 程晋轩 袁航 郭嘉慧 陈炳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