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以素代荤,尽享美食盛宴!这项非遗传承人培训项目在南旅顺利结项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色泽红润鲜亮的东坡肉、香气四溢的蕈香鲍鱼,还有冬日滋补的人参燕窝……一大桌让人垂涎欲滴的饕餮大餐,竟然都是素食?近日,“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素食烹制技艺与旅游美食品牌研发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典礼暨成果展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举行。30位来自全国各地星级餐厅的主厨作为培训对象接受检验,为与会嘉宾奉上了一场冬日美食盛宴。

铁杆山药蒸熟后压成山药泥,里面放入冬笋和香菇做馅,用裁成三角形的豆皮包上馅料卷成刀鱼的形状,经过低温油炸来定型。白色的茭白和黑色的茄子做成鱼眼,再放上绿色的冬笋和紫色的雪莲做装饰,一道“传承素刀鱼”吸引了全场嘉宾的目光。这道菜的掌勺大厨是南京绿柳居素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包永祥,他告诉记者,吃素食不仅是享用美味,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你看我们做的菜有各种各样的造型,用的食材颜色也非常鲜艳,能够很好地引起人们的食欲。”

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项目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灵感,设计出适合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素食菜肴。二十四·单淮扬新味创始人、行政总厨胡杏春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养生菜肴是非常讲究的,本次冬宴共有“赛人参燕窝”“蜜豆东坡肉”“陈皮百合酥”等13道菜品,均为素食菜肴。胡杏春说:“冬天要多吃根茎类的食材,比如铁杆山药、百合等,均用在了本次冬宴的菜品中。在这次研修培训中,作为学员,我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素食和食俗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更好地帮助我们将传统文化融入美食,不断升级菜品。”

据悉,今年11月7日,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主办、烹饪与营养学院与非遗研究所承办的“2022年素食烹制技艺与旅游美食品牌研发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正式开班。为期1个月的培训中,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以及中国烹饪大师、高校烹饪专业教授、餐饮行业从业者组成教师团队授课,开设了非遗通识、素食文化、二十四节气与食俗工艺等课程,同时带领学员到绿柳居等相关餐饮企业参观学习。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春林表示:“当今正是非遗发展最好的时机,希望各位传承人以自己为荣,以自己所传承的技艺为荣,以自己在未来能创造什么为荣。不忘初心,将传统文化、技艺激发出新的生命力。”

通讯员 李蓉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刘梦琦

摄像 高一鑫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