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为守护江中绿岛,南京栖霞区开展生态修复观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一年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栖霞生态环境局三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长江岸线和洲岛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研究的合作协议。与此同时,长江岸线和洲岛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站八卦洲基地也正式揭牌。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观测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栖霞生态环境局三方在八卦洲举行长江岸线和洲岛生态系统修复观测工作推进会,会上中科院观测项目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合作协议签订一年来取得的观测研究成果,并和与会各方实地查看八卦洲生态修复基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成效。

自设立长江岸线和洲岛生态系统观测站点以来,研究人员制定了长江岸线利用、洲岛冲淤变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变化与关键生物物种构成与分布、人类活动生态环境效应及生态修复成效等一系列监测计划,并按步骤推进监测工作。

研究人员利用高清遥感影像、实地调查、时空数据库构建等手段,对八卦洲岸线现状与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遥感监测、水质水生态监测、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岸线生态修复跟踪调查监测等。监测结果显示,八卦洲船厂、工业岸线整治取得了积极的生态成效。根据遥感监测以及八卦洲植被覆盖度变化显示,洲岛东南部岸线绿色恢复极为显著,生物多样性则以洲头样点最高,夹江中样点最低。

根据观测研究成果显示,八卦洲岸线生态修复效果显著,尤其是船厂等重点修复区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此外,人类活动对夹江水质影响明显。水生生物结构与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水域类似,但夹江显示了较强的不一致性。八卦洲湿地类型多样,植被梯度保存完好,物种丰富度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此次推进会进一步明确,未来将把八卦洲基地建成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科技示范基地、长江干流典型岸线与洲岛生态系统观测站。

通讯员 黄明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