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小剧场·巨有戏1|中国昆曲剧院:传承昆曲艺术,呈现园林之美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编者按】江苏小剧场巡礼来啦!小剧场一头连着艺术创作、文化惠民,一头连着文化产业、文旅消费,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空间。近年来,江苏聚焦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探索“戏曲+”新路径,推动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目前,我省已建成各类小剧场1156座,总座席数约25万个。2022年全年演出2.8万场,观众406万人次,演出总收入4035多万元。一座座遍布城乡的小剧场,越来越成为为民、惠民、乐民的共享文化驿站。新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老百姓身边的这些小剧场。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第二批江苏省示范小剧场之一的中国昆曲剧院。

在姑苏区平门校场路桥9号坐落着中国昆曲剧院,曾经被称作苏州昆曲传习所,这里是苏州桃花坞历史片区的核心地带,雪白崭新古色古香的中国昆剧院中亭台楼阁纵横交错,百年树龄的广玉兰向往来观众诉说着这座剧院的百年历史。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昆曲也是苏州的文化名片,昆曲先辈们在此传习、演出,昆曲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走出苏州,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如果没有昆曲传习所,可以说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昆曲。”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苏州昆剧院副院长唐荣表示。

2011年,中国昆曲剧院进行全面升级,现占地面积74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12平方米,座席数386个,内设有现代化小剧场和古色古香的厅堂2个演出厅,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昆曲剧场、业务用房、展示区等,原有红楼保留,西区为办公用房。

升级后的中国昆曲剧院是苏州文旅融合的典范之所,这座剧院建筑以灰白、白色为主基调,与苏州传统民居粉墙黛瓦的风格相适宜,极富有古典雅韵,“昆曲和园林都是苏州的文化名片,我们的小剧场将昆曲和苏州园林艺术相结合,让观众走进这里后可以静下心来,既可欣赏昆曲,又可感受园林。”唐荣介绍到。

在除夕前,中国昆曲剧院还有一场青年昆曲演员的专场演出,在大年初三后将有多场好戏接连登台,唐荣介绍到,从年初三起,中国昆曲剧院将接连上演三台传承经典的折子戏和三台2022年苏州昆剧院原创的重点剧目。“一部是《范文正公》,一部是《连环记》,一部是《林冲》。”2022年12月中旬《范文正公》在中国昆曲剧院成功首演,这部剧是“苏州名人故事”主题系列艺术作品之一,以昆曲的形式将一代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贤形象立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部剧是苏州昆剧院继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新版《玉簪记》《白罗衫》后又一部守正创新的大作。

苏昆版《连环记》是第一台由苏昆“振”字辈演员主演的大戏,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世铮参与,张世铮是“传”字辈的第一代学生,而《连环记》主演的“振”字辈是苏昆最年轻的一代演员,苏昆的薪火相传在这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原创昆曲《林冲》则是改编自昆剧传统剧目《宝剑记》,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既保持昆曲的传统美学,又适应现代年轻观众的审美,是苏昆的重点剧目之一。

园林实景演出版《玉簪记》剧照

园林实景演出版《游园惊梦》剧照

“未来我们计划根据中国昆曲剧院的环境对剧目演出做不断的调整。”唐荣表示,“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园林实景演出版的《游园惊梦》、《玉簪记》,希望在接下来将《红楼梦》也搬进剧院,借剧院中亭台楼阁之景,为观众打造不一样的观剧体验。”另一方面,中国昆曲剧院还将推进拓展舞台演出边界,“我们将开发更多亲子活动、创意布展、主题沙龙等,更好的发挥中国昆曲剧院的传承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源: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