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省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就提到“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江苏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人社部门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克服疫情等影响,就业总量稳中有升,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120万人的目标任务。

朱从明介绍,2022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稳定;农民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400万以上;帮扶26.7万名困难人员就业。“我们通过‘降、缓、返、补、扩、贷’等政策直达惠企620亿元,在全国首创就业金融服务产品“苏岗贷”,向稳岗效果好的6388户中小微民营企业投放低息信用贷款234亿元。”

朱从明表示,下一步,人社系统将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就业工作的部署安排。一方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住充分就业基本盘。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动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落实落细社保缓缴、稳岗补贴等政策,深入实施就业服务攻坚帮扶和专项技能培训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开发更多政策性岗位。

另一方面,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就业质量提升。推动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技能提升、创业带动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坚持宏观政策聚合、经济发展贴合、产业人才融合、市场政府结合、创新创业整合,推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率先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

此外,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才”元素,对此,朱从明表示,2022年,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职能,以实施“新时代人才工作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997万人和475万人,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培养具有高级职称乡土人才1113人和省级“三带”名人、能手、新秀4513人。下一步将主动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聚力发展、主动担当,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贡献人社智慧和力量。

“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深化实施卓越博士后计划,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地图,加快推行事业编制人才‘周转池’,深化‘揭榜挂帅’‘创投跟进’等机制运用,多维度促进战略人才力量引进培育。突出抓好数字人才‘关键因子’,全面组织开展数字经济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面向华为、中兴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建设一批省级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培育实训基地。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育好用好乡土人才。积极构建‘苏畅’人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朱从明透露,今年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编制发布江苏省数字经济人才白皮书。

“我们将进一步为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松绑。”朱从明说,未来要聚焦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人才评价支持力度,注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经济主战场、急难险重工作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中识别评价人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