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南京旅游必打卡地点第一名,夫子庙想必能当之无愧的摘得桂冠。不过想要沉浸式的体验南京这座千年文化历史名城的魅力,非遗体验不容错过。在夫子庙钞库街21号,坐落着秦淮·非遗馆,这里是南京新崛起的文化地标。
2021年6月12日,秦淮区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秦淮·非遗馆开馆仪式,运营两年有余,秦淮·非遗馆红红火火,馆内的小剧场空间在在去年入选了第二批江苏省示范小剧场。“和一些小剧场不同,我们秦淮·非遗馆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的小剧场。”秦淮·非遗馆馆长薛银告诉记者,“在三层楼里每一层都有适合展演的空间。”
秦淮·非遗馆总面积约7400平,馆内坐席数420个,这里同时是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秦淮区非遗保护中心。馆内集图文、实物、视听、手作和交流于一体,三层楼内的多个小剧场空间都配备有先进的舞台设备、专业调控台以及演出人员化妆室、休息室等设施,可以实现戏曲曲艺展演、中小型会议承办以及各类文化活动举办。“展陈+体验”是非遗·秦淮馆的最大特色。
尤值得一提的是秦淮·非遗馆的负一楼中还设有“明潮那些事儿”浸入式数字体验馆,整个项目占地面积达1000余平米,是一个集游戏互动体验、沉浸式演绎、探秘剧情于一体的全沉浸式数字体验馆。据薛银的介绍,“明潮那些事儿”浸入式数字体验馆是以明朝时期应天府为基础时代背景,分为街景十八坊、天工集市、皇宫三大区域,既有多媒体视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又有酒肆、茶馆、教坊司等多个独立体验区让游客们品酒赏茶,穿越式的体验一把明朝的文人风雅。
秦淮·非遗馆小剧场一年的展演活动能多达三四百场,大大小小涵盖各个包括但不限于曲艺、戏曲、话剧等多种类目。2022年,秦淮·非遗馆结合区位优势及5A级景区核心文化底蕴推出了不少极具特色的常态化演出项目,“比如每周末的古法魔术表演《金陵魔幻游》就很受青少年观众欢迎。”在二楼长乐剧场还专门面向学龄前儿童推出了沉浸式小剧场《摩卡的春天》《小石狮》等演出,也结合夫子庙孔子儒学文化背景推出了特色演出《孔子和他的学生们》。
“我们每一周都会有演出,节假日和周末会重点安排。”薛银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也不例外。在今年春节假期,秦淮·非遗馆小剧场每天都会安排演出,“春节期间将会有南京白局的专场演出,此外锡剧,皮影戏,古彩戏法等等都会在春节假期间和观众见面。”
秦淮·非遗馆长期与市内各个演艺剧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江苏省锡剧团,此前记者曾到访非遗小剧场,拜访省锡剧团书记袁逸华,她告诉记者非遗小剧场的演出近乎是公益性的,既有戏曲片放映,也有锡剧团青年演员前来表演,“这里也是我们青年演员锻炼的平台。”
秦淮·非遗馆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播、体验的重要任务,在这里除了演出了还有非常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比如南京剪纸、绳结、秦淮灯彩、面塑、皮影制作等等,这些体验活动适合全家老小一块动手参与。“对于我们来说,青少年观众比较多,中青年群体也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薛银表示。
近些日子来,全国各地的文旅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夫子庙一带恢复了勃勃生气,“最近的周末我们这里的观众数量也恢复了。”可以预见,随着天气的转暖,来秦淮·非遗馆体验观剧的人会越来越多,薛银也向记者透露了未来的发展计划:“除了对现有的演出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外,也会进一步合作开发更多适合体验的项目。比如说在戏曲方面,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强戏曲演出的互动性,让观众不仅仅是只能坐在台下看演出,另一方面我们也计划推出更多体验课程,推广传统曲艺、戏曲文化。”
据了解,秦淮·非遗馆目前总展陈项目有135项,其中列入人类“非遗”的42项,列入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的93项。馆内拥有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合作传承人300人,堪称是金陵古都中活的非遗盛宴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