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德社区广场,有这样一条红色长廊,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展示了孙逊群同志的革命经历。在长廊里,孙品元为大家介绍了孙逊群的事迹:“自小,爷爷就和我说,为民族男儿有志死异域,干革命甘愿马革裹尸还。”
除了红色长廊的宣传,孙逊群的故事和事迹一直为百姓们津津乐道。“大伙都觉得特别骄傲,因为爷爷不仅是大家眼里的名人,更是我们的榜样和目标。”提到百姓对孙逊群同志的认可,孙品元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当年,孙逊群同志为了保护同胞,面对国民党的刑讯逼供,没有透露半点消息,最终以身殉国。谈及此处,孙品元红了眼眶,深深叹息道:“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正因无数孙逊群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炬,星星之火才能以燎原之势点亮了新中国。
“爷爷不仅是教师,更是革命者。我的父亲和叔叔们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有的从事了教师行业,有的选择参军入伍。”孙逊群身后五代人中都有党员,其中四代人拿过枪保卫国家,先烈的红色基因在一代代之间传承不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革命烈士为国家出生入死,用殷红的鲜血保卫党和国家的尊严,舍己为人,换来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大无畏的精神应当被后人铭记。下一步,中德社区将继续传承发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让革命精神赓续流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王菲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