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亦是如此。崇川区文化馆馆长严威说,他和同事已经做好了“全力奋战”的准备,“因为疫情管控政策放开之后,我们也希望通过文化活动,让我们崇川的居民、以及到崇川玩乐的游客能够在文化服务上感受到一些新亮点。”
木偶戏专场、杂技专场、唐宫夜宴、魔术表演……从1月12日到2月8日,将会有各种精彩的文化活动在小剧场上演。
严威介绍,小剧场目前已经建立了常态的节庆演出活动,比如说,新春大联欢文艺演出、新春戏曲票友会、元宵晚会、“三八”国际妇女节表彰大会、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中秋晚会、迎国庆演出、元旦文艺汇演……只要时间一到,就会按时上演,“许多附近的居民朋友每逢节日都会前来观看演出。”
小剧场演出的剧目也在不断增加中。去年,曾获中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滑稽戏《陈焕生的吃饭问题》以及话剧《群猴》《请回答1988》《子孙满堂》等,先后被引进小剧场演出。
“起初我们几乎全部是引进剧目,自己的原创剧目比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2022年,崇川区文化馆与南通市戏剧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区文化馆增设李中慧、张志一、范晓萍等名家工作室,同时与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设崇川区剧目工作室。“与他们一起,合力创作原创作品。”严威说,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自己团队的管理效能,另一方面正好借助小剧场,一次又一次对外展示。
加强合作以后,在精品剧目创作方面,仅在2022年度,崇川区文化馆就打造出了5个原创作品,分别是小话剧《你是谁啊》、舞蹈《一针一线》、曲艺《生死约定》、歌曲《张謇》、小品《江边渔歌》。
另外,小剧场还在去年组织了两岸少儿影视戏剧文化交流,邀请台湾高山县的歌仔戏团前来交流,并安排了一场既有京剧表演又有台湾歌仔戏的精彩晚会,让两岸少儿戏剧表演者有了交流互通的平台。
严威告诉记者,开展春节文化活动,文化馆不只是小剧场在发力。记者了解到,崇川区文化馆将陆续推出线上和线下的“文化大餐”,3场线上,19场线下。剧场内,各种精品剧目轮番登场;剧场外,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民俗表演带入景区景点、文创街区等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