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通召开年度卫生健康工作动员会,紧扣关键词推进“三项建设”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冯健)2月2日下午,南通市卫健委召开2023年度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动员会暨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大会。总结交流2022年工作情况,系统谋划2023年任务和关键举措,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共同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南通卫健力量。

会上,如皋市、通州区、崇川区3个地区,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3个单位,委医政处、基层处、家发处3个处室等分别交流发言,南通市卫健委班子成员就各条线工作进行点评部署。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2年,南通市卫健系统在疫情防控、服务能力、健康事业、民生福祉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落地检”“三天三检”“四检四必检”等防控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沪通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志性项目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顺利启用,新建成5家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累计建成29家,位居全省第二;遴选290名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329名;为全市124.7万老人免费开展健康体检,15万老人接种23价肺炎疫苗,建成4家全国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2家、示范托育机构4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25个,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张兵表示,2022年,南通市卫生健康系统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务实创新、真抓实干,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实现国家卫生城市“五连冠”,用出色的成绩兑现了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十四五”以来,南通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卫生健康指数持续上升,但依旧存在市县之间、县域之间医疗资源发展依然不平衡、不充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县域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关系到全市卫生健康发展,关系到南通市城市发展大局。

张兵要求,围绕二十大及省市两会精神关键词,医疗、基层、人口“三大重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全力抓好美丽医院、优势学科、人才队伍“三项建设”,即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美丽医院”建设行动,评选出一批市级美丽医院;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色和群众需求,形成一批有区域影响力和群众认可的优势学(专)科;推进江海名医工程、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在本地、本单位大力培育人才、打造人才,重点在“高精尖缺”医学人才上下功夫。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要着力实施强基、壮腰、提峰“三项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基础能力,要切实强化政策协同、托育服务、“医育结合”“三项保障”,不断提升人口发展水平,在内涵发展上走出一条南通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后疫情时期,现代化、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和治理体系显得尤为关键。会上还公布了紧扣中心、常抓不懈持续推进十项任务,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南通建设、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疾病防控体系、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见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加强重点人群保障、不断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加大医疗基础工程建设

张兵强调,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围绕“医疗质量更优质、基层体系更均衡、服务体系更完善、资源配置更合理、公卫能力更强大、健康指标更优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卫健力量。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