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步行街
无锡的清名桥街区同时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首批规划的22个核心展示园之一。清名桥街区是江南古运河的精华段,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江南水乡的美好想象在这里都能找得到实景。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苏州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自宋朝这里被称为平江府以来,“平江”一名沿用至今。平江街区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特色闻名,街区内的平江河是苏州第三直河。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也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是古城的缩影,其街巷布局还保留着唐宋的格局。
平江历史街区
常州青果巷南临古运河,这段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地段——常州南市河,整条街巷沿着古运河呈梳篦状展开。青果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自2014年起就被列入了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也被称作是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
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苏州的李公堤是苏州市金鸡湖中唯一的湖中长堤,系光绪年间元和县令李超琼所建。现在的李公堤于2006年12月开街,常年位居“苏州市夜景打卡地”的榜首,2009年成为苏州市第一个中国特色商业街。
李公堤旅游休闲街区
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的扬州与大运河更是紧密相连,位于广陵区的东关街就坐落在古运河河畔,自古以来就是扬州城市水陆交流要道,见证了扬州这座城市因水而兴,因河而荣的发展历史。
东关街
不难看出,江苏的这些街道,论起历史文化底蕴来,哪一个都能出来“凡尔赛”一番,唐宋都是“标配”,明清只能算作“年轻”。但是要成为“国字号”的街道,光有历史还不够,旅游资源也很重要。
这些街道沟通古韵和潮流
2015年,国家文物局曾统计了全国100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现近一半的历史文化街区不合格,与此同时,“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旅融合、特色消费街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地重视。
李公堤旅游休闲街区
以李公堤街区为例,李公堤的历史相较于其他“国字号”街区就显得比较年轻,但在探索文旅商业融合发展上做出了令人称道的成绩,“苏州·金鸡湖双年展”、李公堤雕塑公园为街区带来了艺术文化气息,苏州·金鸡湖中法文化周、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持续推动李公堤街区的商业旅游发展,街区内艺术馆、文化馆密集,网红零售店打造潮玩地标,非遗工作室丰富街区美学底蕴,“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的发展格局让李公堤成为城市文旅名片。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如果说李公堤街区是新兴潮流街区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典范,那么青果巷、东关街就属于古韵新生的代表。这些街区中存在大量的明清前旧民居遗存,开发特色旅游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古民居的保护和文化遗存的延续。在青果巷中随处可见的文化遗迹标识带领游客感受这里的历史,“青果熙市”、“青果思享会”、“古运河书场”等品牌活动又为游客带来新鲜体验。东关街亦是如此,以“月下东关”为主题的特色IP着力于开发“夜经济”、“夜生活”,助力开发老街夜间商业活力,“东关YE集市”等品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市民打卡。
东关街
一街一特色,街街各不同,这些“国字号”街道既是旅游的金字招牌,也为更多街区的探索发展带来新思考。深挖文化历史,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创新化消费场景,让更多街区一起演绎城市的美好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