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原宿迁县新盛街“妈祖庙”的前世今生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原宿迁县新盛街北端路西旁的“妈祖庙”,又称“天后宫““娘娘庙”“闽商会馆”“福建会馆”“福建同乡会所”。它始建于清朝末期、鼎盛于民国初期,是新盛街除了街道偏北中段路东旁“周聚源槽坊”、街道南端路西旁“清节堂”(非讹写的“清洁堂”)之外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1918年《宿迁县城厢图》上的天后宫(徐小坤提供)

原“妈祖庙”的大门面朝东,大门前左右各有一棵大椿树。现仅剩一棵,是“妈祖庙”至今唯一的遗存。据我儿时的记忆,从大门“过道屋”进院内,是宽阔的大院,院西隔墙与“念念大楼”为邻。院内有两棵高大粗壮的树龄逾百年的银杏树(俗称“白果树“)。院北两进院落,有两座大宫殿:一座黄琉璃瓦,一座蓝琉璃瓦。宫殿顶端的“滚龙脊”,正中两边铁索紧锁“大铁胡芦”。另有各自偏殿及其他平房。在大门南侧建面向院内的“戏台”,戏台后墙紧邻新盛街路西侧。20世纪50年代我所看到的“妈祖庙”的戏台,已经是断壁残垣摇摇欲坠,后被拆掉了。在我的印象中,宿迁县新盛街的“妈祖庙”,比现存泗阳县的“妈祖庙”的古建筑更宏伟!可窥福建商人当年在宿迁县的生意何等兴隆旺盛!

古椿树旧照

在宿迁的福建商人视“妈祖庙”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妈祖庙”内有管理人员开展日常业务,有祭祀的宫殿,有娱乐的戏台。甚至他们有人去世,棺椁暂寄其内,择日雇用大木船装棺椁经大运河南下,运回福建老家。

宿迁县“二次解放”后,新盛街的“周聚源槽坊”的酿酒作坊、库房等院落被没收为公有,改用为基层行政机构“平民镇”的办公所在,以及安置民居。故在成立“地方国营宿迁酒厂”之时,只有借用“妈祖庙”的房屋作为酿酒的作坊了。当时从沭阳县抽调来数位酿酒师傅,其酿酒生产营销情况不详。故“妈祖庙”又有“老酒厂”之说。1958年后,在京杭大运河西侧运河路建“工业厂区”,宿迁酒厂才由“妈祖庙”迁往运河路工业厂区。

新盛街“周聚源槽坊”

在1970年前后,原新盛街的“妈祖庙”剩余房屋院落,作为“宿迁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用来开会、办“学习班”等。后为“地方国营宿迁机床厂”职工宿舍区。再后沦为民居。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妈祖庙”在新盛街只剩下遗址地了。今在其遗址附近建“祈福楼”,非常壮观,为重建新盛街文化街区增添一新景点。游客可在此登楼观光,发“思古之幽情”。

新盛街祈福楼(城市摄影队·张文泉摄)


作者介绍:刘云鹤江苏省原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副编审职称;县级《宿迁市志》总纂,1997年该志书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


总编:蔡啸泉

编审:蔡 娟  韩 涵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