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婷和陈岚同属疫情防控采样送检组。深入病区家庭,直面疑似病例采集各类标本,并将采集到的可能病毒含量极高的污染物标本送到指定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这就是采样送检组的工作任务,说她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毫不为过。年纪轻轻的她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面屏、眼罩口罩、双层手套,全副武装出现在疫情防控一线,俨然是两名出征的“女战士”。由于长时间处于三级防护状态,她们的脸常常布满横七竖八的勒痕,手部也因为消毒液的反复侵蚀而蜕皮开裂,两个爱美的小姑娘脱下防护服后,常常对着镜子相互打趣。
“一个人要采两次样本,采完第一次后隔24个小时以上还要再采一次。”她们手里提着的贴着“感染性物质”标识的蓝色密封箱,里面装的正是从发热病患体内采集到的标本,说起这份特殊“信使”的工作,她们眼里并不见恐惧,“其实只要做防护,心里也不是很害怕。只要每天采到的样本都是阴性,那就比什么都好。”
邱天刚毕业于南通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刚迈出校门便火速上岗奔赴抗“疫”一线。严峻的“新冠”疫情没有给这个95后职场新人适应的时间,学校里学到的专业技能还没来得及经过实践的打磨。在防控信息组,邱天主要负责密接人员的追踪管理,流调组什么时候结束工作,她的工作便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病人的密接就有十几个,且分布在各个地区,一个一个信息核实下来,再分别发协查函,需要相当长时间,此外还要处理外省市地区发过来的协查函,去电对函件涉及人员情况进行了解核实。为了控制疫情扩散,无论多晚,她都要在当天完成这项工作,“做不完就不能睡觉”,常常凌晨两点还有她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在楼道间回响。她的目光透着坚毅,很难想象她小小的身体里能迸发出那样巨大的力量。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