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泰州 “奇石玛瑙宴” 不但让人开眼界,还“开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3月2日讯 (通讯员 沈杰  记者 王国柱) 五花肉,肥瘦相间,肉纤维纹路清晰可见;煎鸡蛋,黄色的是蛋黄,白色是蛋白,泾渭分明;葡萄串,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粒粒饱满......如果不走近仔细辨认,谁能想象眼前的“食物”是一块块石头?3月2日,由泰州市博物馆、三生万赏石博物馆主办的“奇石玛瑙宴——“玛瑙藏品展”在泰州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奇石玛瑙宴”的野味、海鲜、五谷、蔬果、甜品等近百种各类“食物”栩栩如生,让人垂涎欲滴。

“五花肉”

泰州市三生万赏石博物馆的馆长徐勤告诉记者,自己收藏奇石已有20多年,收藏各类奇石一万多块,大的有两吨重,小的仅有火柴盒大小。2012年11月,他在泰州三水湾开办了华东地区唯一一家民营观赏石博物馆——三生万赏石博物馆,600平方米的馆内陈列300多块奇石。十年来,来三生万赏石博物馆免费参观的市民、游客不计其数。此次展出的近百块奇石玛瑙是从他收藏的近千块奇石玛瑙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肴肉”

“民以食为天,奇石妙无语”。现场展览的一件件奇石玛瑙来自印尼、马达加斯加、内蒙古阿拉善等地,琳琅满目、形态各异,充满着浓浓的艺术气息与意境,令人感受到赏石文化艺术的韵味。

三块放在盘中的“五花肉”有肥有瘦还带皮,渗透出油腻,让人看了流口水。另一盘中的“煎鸡蛋”,蛋白蛋黄分明,栩栩如生。而一黑色盘子中陈列着8颗白色的“文蛤”,“文蛤”壳子条纹清晰,形态有闭口的,有半开口的,足以以假乱真。

“葡萄”

“鲍鱼羹”盛在黑色的餐盅中,那橙色的“鲍鱼”配以稠稠的白黄相间的羹,惟妙惟肖。“法色面包”看上去是一块块切开的面包片,似乎还留有刀切下去的痕迹,其实它是一块奇石玛瑙,让人叹为观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展示的一只水胆玛瑙,在光的照耀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内部有水在流动,摇动时汩汩有声。

徐勤说,奇石玛瑙是大自然雕琢、洗练而出的杰作,以其天赋灵气的形态和神奇,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中华美食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奇石玛瑙宴”正是这两种文化的完美结合,观众看了不得不感叹自然之鬼斧神工。

“煎鸡蛋”

为增强展览趣味性与互动性,本次展览所有展品均不命名,只有编号,邀请观众在参观之后发挥想象为展品取名,将组织专家对征名进行评选,选出一等奖5名, 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符合要求的征名将作为展品的永久名进行登记,提供者还可获得礼品一份。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