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平最喜欢做的“静电章鱼”实验
唐守平说,其实他做趣味物理实验和南京也有一段缘分。在二十年前,唐守平前往南京师范大学听刘炳昇教授的物理讲座,刘教授在研究中做了许多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唐守平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想作为老师的我都觉得有意思,如果把这些实验做给学生看,他们肯定会喜欢。”之后唐守平将想法落实到了自己的课堂上。2020年,短视频的风靡给了他新的启发,于是他将自己做的实验都拍摄成视频。三年时间,唐守平在网上发布了六百多个视频,拥有超过九十万粉丝,收获了五百万的点赞。
唐守平的物理课堂大受欢迎
如今唐守平退休已经两年了,这位“别人家的物理老师”身体非常硬朗,丝毫看不出来他已经62岁了。目前他依然在一线为青少年教育事业发光发热,他常去不同的学校给学生们做讲座做实验,还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年轻的老师们。作为获奖人之一的唐守平并没有去现场,而是在电视机旁与家人一起分享喜悦。此次获奖,唐守平高兴了很久,“我做物理科普这件事得到国家认可,我感到非常荣幸。”谈到未来,唐守平表示,“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盛,科学方面提升空间还比较大,我们说少年强则国强,我特别喜欢现在的工作,未来会继续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争取让他们喜欢科学,学好科学,为祖国科学发展作贡献,这是我的心愿,我相信能够实现,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
唐守平在做泡泡球带电实验
“70后”吴姥姥顶一头“失控短发”
带大家走进科学“大观园”
3月4日晚,73岁的吴姥姥顶着一头“失控的乱发”,出现在感动中国节目现场的大屏幕上……视频中,吴姥姥正在做一个摩擦生电的实验,人伸手触摸实验装置后,头发会被竖直“炸起”。吴姥姥原名吴於人,退休前,她是同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21年起,吴於人开始在网上“连载”趣味物理实验,成为火遍全网的“不刷题的吴姥姥”。她的物理实验吸引了很多青少年网友对物理的兴趣,仅仅抖音一个平台就有390多万粉丝。
吴姥姥在给小朋友们做科普
利落的短发,爽朗伶俐的表达……在发布的抖音短视频中,吴姥姥经常身着一件多功能马甲,她总能从口袋里变出各种各样的“法宝”,利用那些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工具,将复杂的现象规律解释得很透彻。当时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曾说:拍摄短视频的初衷是鼓励大家能保持对平常生活的好奇心,用一些触手可及的工具动起手来,亲身体验探索科学现象的乐趣。“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够对科学有一个非常热情的态度,能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我这个吴姥姥,要带着学生们走进科学的‘大观园’。”
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后,吴姥姥再次接受了扬子晚报的采访。她告诉记者,得知可能入选是在今年1月底,当时节目组邀请她录制一段获奖感言,但并未向她透露具体消息,所以3月4日看到节目播出、确定入选的那一刻,还是非常开心的。从开设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算起,吴於人做青少年物理科普已经有16个年头。但她一直都在后台,默默耕耘。如今由一位不太受人关注的高校教师走向“台前”,到网络上做科普视频,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并开玩笑似的说:“采访变多了。”
吴姥姥的科普课堂
“还是希望以后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做科学教育。”吴姥姥说,孩子们参与实验、动手探究的热情,是激励她将这项事业坚持到底的动力之源。谈及此次获奖,她掩饰不住开心,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自己挚爱的物理科学,“现在有很多人做科普,这个现象很好。看到中国崇尚科学的风气越来越浓,我很开心。”
在网络科普领域,吴姥姥说,她还有更多的事情想做,除了推出科普短视频,也想推出系统的课程,引导学生走近实验研究,“如果让大家都知道物理可以这样学,物理这么有趣,物理这么伟大,物理对自己的人生这么有用,中国学生的理科基础就会更为扎实。”
“80后”王老师开启电路世界
乐此不疲,还玩起连麦直播
这批入选的老师中,有三位是年逾八旬的“80后”,其中王广杰老人今年82岁,是一位普通退休教师,家住山东济宁。他一生都在教书育人,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在家里支起黑板,为网友直播科普电工电子电路知识。因为他的板书漂亮、讲解通俗易懂,时不时还穿插讲述物理课本中的名人励志故事,他的每堂课都会引来数十万网友点赞,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可爱老电工”。
王广杰的电工课堂受到很多网友喜爱
王广杰有很多爱好,喜欢拉二胡,练习硬笔书法,种菜浇地,有时候还会出去自驾游。2022年5月5日,他开始尝试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直播授课,第一场直播就有1000多位网友观看。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圈粉百万。
“作为正弦交流电,它有三个数值,一个是最大值,也叫峰值,正弦波的峰值就是最大值……”王广杰如今每周一到周五晚上七点半都会直播授课,原本准备讲解一小时,但往往讲解两三个小时才会结束。谈到目前的直播授课情况,王广杰笑着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业务技巧比过去有很大进步。”他最初是自己做好准备,在白板上提前写好板书,一个人拿着教杆在直播间讲解课程,后来又发展到和直播间里的新老电工连麦。
王广杰在给同学们上课
王广杰现在又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他一边讲解一边写板书,很像过去在教室里当面授课的样子。他骄傲地说:“每次讲完课后都会有新的粉丝提问,如果我解答不了,会有20多位老电工师傅帮我解答。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了,我的直播间成为一个平台,大家集体讨论,一起把直播间运营好。”
82岁圈粉百万,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让王广杰既有荣誉又倍感压力。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很荣幸能够和许多老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同框,这是对我的鼓励。但我感觉到自己做得还是不够,我应该更加努力,在直播间讲好《电工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要对得起社会和广大网友对我的认可。”
短视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60后”“70后”“80后”加入到做知播的行列中,他们带着知识与数以万计的网友们通过屏幕相约,不少老师已然白发苍苍,但科普知识的热情丝毫不减当年。他们用知识感动中国,也将继续播撒知识给更多的网友。面对网友喜爱,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会坚持下去,因为屏幕对面,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年轻人的眼睛,他们眼里有光。
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孙庆云 笪越 闫春旭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编辑 : 张冰晶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