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午,LOFTER再度作出回应,再度说明了这一功能的开发初衷:“最近在对 LOFTER 主力用户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洞察:大约 64.5% 的用户有着每三周更换一次社交头像的需求,这一需求在年轻用户中更甚。为此着手开发、测试了“头像生成器”功能,以满足在社交头像上的个性表达需求。”官方还表示这一功能的开发并没有其他目的,更无盈利目的,由此引发的舆论讨论“始料未及”,针对用户们的反馈建议,决定将“头像生成器”功能测试入口调整到“头像框中心”,生成图片仅可作为平台头像使用,不提供下载和发布功能,以尽可能规范功能使用场景。同时,LOFTER就AI绘画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管理细则,针对“AI内容冒充原创”等用户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开了管理办法。
LOFTER以“更年轻,更有趣”为口号,是一款专注图片社交领域的软件,平台中活跃着大量原创插画师、绘画爱好者,也有摄影、同人文、手账等兴趣领域的创作者活跃,在国内同类的图片社交领域属佼佼者。在众多兴趣领域中,绘画无疑是LOFTER最核心版块之一。AI绘画功能自广泛应用以来受到大量争议,一方面部分业内企业对于应用AI绘画非常有探索的热情,另一方面AI绘画又遭受过全球范围内画手的强烈抵制。
在抖音等社交软件上,也曾出现过AI绘画相关的娱乐功能,但都没有引发太多争议,LOFTER平台会引发如此争议,恐怕也与该平台的绘画社交属性有关,这一平台受到用户欢迎并不因为有什么硬核的技术,而是基于创作者间的交流,良好的用户基础和社群环境是立身之本,新潮的AI绘画技术本身在画手中就存在巨大的争议,这一受到画手争议的功能在画手聚集的平台出现,也就导致了不少画手有被“背刺”之感,一方面认为社群生态遭受破坏,另一方面也担忧自己的作品被AI利用,成为被“喂食”的数据,尽管官方再三声明了素材为开源,并不涉及使用站内用户数据,但忧虑的种子已经在用户心中发芽,用户的流失就难以避免了。
LOFTER是一个创作平台,原创作品是它吸引用户核心,AI绘画终归只是一种新潮的工具,追赶时代潮流引入新技术无可厚非,但这一技术是否有助于平台的创作和社群维护,是更需要考虑的部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