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网友打趣的这条流行梗里,“恩格尔系数”和个人的经济富裕程度倒不挂钩。
他们所说的“拉满了”指的是,“吃吃吃”文化又以狂奔式的速度,重新回归了大学生们的生活。关注文旅的人应该会发现,近期只要去热门城市旅行,就能看到那些网红餐厅前面挤满了排队的青年游客。
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公开了自己“2月21日到2月25日”的消费记录,连续五天,从早到晚,全在为食物买单。鸡锁骨、肠粉、泡面、冒菜、火锅、双皮奶……可以说,各种类型,应有尽有。
恩格尔系数可以拉满到什么程度?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周末出去吃顿好的,没课也要出去吃顿好的;开心出去吃顿好的,不开心更要出去吃顿好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外传达了当代年轻人的“美食消费观”:即无论身处什么场景,大家都可以为一个“吃”字找到理由,大快朵颐一番。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伟觉得,这条流行梗的出现和热传,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突然被拉满的“恩格尔系数”,与之前长期处于紧张的生活节奏有关。它是一种反弹,也是一种缓和,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同时他认为,“恩格尔系数拉满了”,不只存在于年轻群体中,“可能是大多数人目前的一个生活状态。”
“我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需求,比之前一段时间,放得开了,想得开了,意愿表达得更加强烈了。”
那么为什么是美食消费最先挑动了人的味蕾?赵伟说,从消费经验来看,美食消费是最容易达成的一件事情,“比如说出去旅行,在时间和金钱的要求上,都有一定门槛。但是‘吃’这件事情,是每天人都要面对的。”
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来说,逛一下大学城,吃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却也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民以食为天,“吃穿住行”以“吃”字开头,“吃”是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赵伟说,美食带给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其它娱乐类型不可替代的,也是大家追寻的长期需求。在消费热情喷涌而出的当下,“恩格尔系数拉满了”,再正常不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