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抽丝剥茧税收大案,
一起去玄武湖查查
近日迎来“樱花季”的南京,成为许多游客之选的网红城市。春意盎然,南京玄武湖景区春日赏花大幕已全面拉开,樱花、郁金香、海棠等各式花卉竞相绽放,赏花客流不断攀升。
当文旅遇上剧本杀,实景沉浸式体验带你穿越古代与未来,打破景点地域限制,以旅游地承载剧情,“环湖网红打卡新玩法”限时上线。3月18日-4月9日每周六、周日下午14:00-17:00在玄武湖开启的《黄册揭秘》为赏花人增添了新玩法新乐趣。
周末在玄武湖黄册库遗址展馆,一场好戏正等着大家去破解。明朝万历年间,有一桩民间税案骚乱,这场骚乱规模不算大,动静却不小,前后持续时间将近十年。从中枢到地方,从官僚到平民的诸多利益集团各怀心思,彼此攻讦,算计、妥协,而骚乱的起因,竟是一位学霸做数学题闹出来……
你知道吗,剧本杀故事原型来自一桩沉积百年的丝绢弊案。真实历史上,曾有一位名叫帅嘉谟的徽州“算数天才”,从家乡一路追寻线索来到南京,破了一个价值百万白银的悬案。为何要到南京来破案呢?
那就要从黄册说起。黄册是明代社会经济制度下的一种产物,是明政权用来管理户口和征调赋役的一种依据。黄册是明朝国家运行的根本。因为具有户口本的功能,记录姓名、籍贯、人口等,黄册也叫户籍黄册,还有一种叫赋役黄册。另外,还反映两种税——老百姓种田要交的夏税和秋粮。为了保存全国各地的黄册,明朝在南京玄武湖建立了黄册库。这个“后湖黄册库”可以说是明朝的国家档案馆。
徽州青年帅嘉谟突发奇想,翻开故纸堆研究徽州税务。竟然发现,徽州府每年要向南京承运库缴8780匹生绢税,这笔税并没有全府6县分摊,而是完全来自他的家乡歙县。帅嘉谟估计,8780匹生绢大约价值6146两白银,而歙县独自承担这笔税务,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么算来,比别的县多交了超过126万两白银。为破解悬案,最强证据肯定是翻黄册。
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位于玄武湖梁洲,于2022年元旦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大明国家档案馆”在600多年后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真实面貌。在黄册库遗址展馆内,一间复原的黄册库标准库房让人仿佛穿越回大明王朝的档案库。泛黄的黄册成摞摆放,整齐地置于三层架阁之上。架阁边缘,写着“南直隶”“应天府”“徽州府”等地域信息。
剧本杀遇上文旅,
沉浸式剧游“环湖网红打卡地”
剧本杀与文旅的结合,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观光式旅游的局限,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地域人文风情。借助剧本杀剧情,游客还可以体验下丝绢案的破解过程,以及要想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明代黄册库,可以前往南京玄武湖景区,参观一下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沉浸式体验大明壮观的人口、土地、税赋普查形式。采访中,几位90后游客告诉记者,用这种形式了解与南京相关历史还挺有趣的,也很适合当下社交模式。
记者了解到,玄武湖只是“环湖网红打卡地”沉浸式实景剧游主题活动其中的一种选择,还有古生物博物馆《危机密码》和文都·玄武门《金陵好诗词》两个故事场景可供体验。身临其境故事情境,亲历物种大灭绝、猜古诗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既能涨知识又互动性十足。
活动策划方、南京眸星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淼告诉记者,结合“樱花季”旅游属性和环湖周边文化特质,联合环湖网红打卡联盟成员单位,在玄武湖景区黄册库展、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文都·玄武门等多处设置剧本杀打卡点,还在南京文学客厅开启“‘云’集信物·邂逅‘樱缘’”漫游打卡路线。给游客提供沉浸式剧游体验,美景与消费交织相融,大大增加“环湖”旅途的内涵和乐趣。将“大人流”转为“强消费力”,推动“环湖网红打卡地”文旅消费地标建设。
这一活动采取公益免费形式,在南京文学客厅文创小店领取打卡地图和一枚打卡启动币后,游客可以通过打卡集打卡币,并兑换樱花环保袋、鼠标垫、香薰片等相关文创。比如可在文都·玄武门凭获得的打卡币兑换精美礼品,稀有隐藏福利尽在玄武湖黄册库领取呦!
风景秀丽的玄武湖、千年古刹鸡鸣寺、终古依旧的台城烟柳、繁华时尚的凯瑟琳广场、书香漫溢的南京文学客厅……一条环绕玄武湖的网红打卡地串联起最玄武的山水城林,成为玄武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一张崭新而闪亮的名片。
“为了挖掘文化价值,研发设计团队在实地考察和查阅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张淼说,“但作为南京土生土长的小伙,能够将南京本地的地标性建筑,与当下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结合,去宣传南京,让南京成为网红城市,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实景剧本游门槛更高
“好故事”成文旅核心竞争力
从最早的桌面剧本杀,到如今的实景剧本游,剧本杀行业也开始尝试与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游客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去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去年五一期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推出“千年遗址奇遇记”主题活动,遗址空间沉浸式剧本杀,仪式感满格入戏。大报恩寺遗址景区精选藏经阁寻宝、剧院魅影、秘密花园3大宝藏神秘空间,3个硬核经典剧本给各位玩家游客打造身临其境的神奇体验。
伴随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带来的消费升级,“沉浸式”已然成为文旅行业的追逐赛。放眼全国,无沉浸,不文旅,当下许多景区都在尝试开拓沉浸式的文旅新体验。剧本杀行业经历一轮洗牌之后,触角由室内延伸到室外,由虚拟转变成了实景,一步步走向更大舞台。
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梦华录》同款IP实景剧本杀,玩家可化身剧中人物,进行游戏推理;西双版纳曼听公园推出室外沉浸式剧本游《春欢千年婚约》,玩家化身勇敢的拯救者,与寨长斗智斗勇;四川达古冰川景区于今年初推出实景剧本杀《跨越达古冰川的等待》,讲述冰川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将剧本杀融入文旅产品中,给文旅产业带来新突破,能让游客的出游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采访中,张淼也表示,剧本杀在中国市场经过多年的迭代演变,已经成为一种吸收各种传统娱乐方式的复合型的娱乐形式,是年轻人重要的娱乐方式。剧本杀作为文化的新载体,可以让新时期的年轻人更好地接受,也可以让外国朋友近距离地感受中国文化。
以整体运营打造“沉浸式景区”,无疑是一片新天地。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传统剧本杀,实景剧本游需要将真实的景观文物和历史知识融入剧本中,对经营者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因此有着更高的准入门槛。
随着经营主体增多,如何避免同质化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结合当地文化要素不断创新和迭代。张淼说,“我们正在做更多尝试,其也完全具备搭载主旋律与红色文化的能力,未来我们也会进行更多开拓。在‘卖故事’越来越成为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当下,好的内容总是有一种魔力,让游客全情投入、沉浸其中。”当然,实景剧游引流之后,如何真正留下游客,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讯员 孙理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