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一味中药,又谐音“扶领”。这支小队之所以起名“茯苓”二字,一来显得“药”味十足,二来也饱含着友爱互助、帮扶引领的美好寓意。据介绍,“茯苓小队”的队歌完全是由外国语学院的王奕程同学自编自谱完成的,王奕程将三年来“茯苓小队”风雨无阻的行动、同心互助的精神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悉数写进歌里。
谈及歌词中最能集中体现“茯苓小队”精神的部分,王奕程轻轻哼唱起:“与你并肩破浪,找到属于你的光,也是属于我的光。”他认为,“茯苓小队”正如其名“茯苓”一般,是一方治病良药,在帮助人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相互“扶领”,共同进步。
“茯苓小队”队长杨雄也谈到自己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雷锋精神不在于大小而在持续,不在光鲜而在平淡,而这正是这首队歌给我们传递的精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叠,没有复杂旋律的修饰,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旋律,展现人间温情,擘画未来有期。这首队歌是一个真诚的约定:我们茯苓一方,并肩寻光。
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乔源老师介绍,“茯苓小队”的对外志愿工作分为“三进”,即进医院、进学校、进社区。
在儿童医院,“茯苓小队”的成员们承担起导诊员的角色,通过为患者及其家属指引方向、维持排队秩序、帮助他人使用自助挂号缴费机等措施替就医百姓排忧解难。同时,“茯苓小队”也在拓展特色服务,如陪伴儿童患者并科普知识、教授英文歌等。
“进学校”的服务内涵同样丰富,成员们希望通过开展爱心捐书活动帮助对口高中充实图书资源,也借此对接活动传达药大学子在学业方面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与鼓励。社区服务方面,小队也计划进一步开展多元志愿活动,让青年大学生在社区中做到多劳动、有收获。
“志愿服务不仅对社区有意义,也有助于我们锻炼个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把所学所知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解到社会的所需所求,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到团队的合作力量与真正的快乐。”负责社区工作组织的周佳慧同学总结道。
经过近三年的磨砺与发展,“茯苓小队”的服务内容已建立起了较为明确的分工体系,志愿者们也一直以积极勤勉的精神面貌与工作态度来应对各类服务任务。谈及自己的收获,队长杨雄说:“志愿服务给我的大学生活刻上一个个里程碑,让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
通讯员 张依涵 盛佳媛 何艾伦 叶思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