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到过南京,诗中所写杂糅着他的想象。但这首诗一出,再也没人写“石头城”能超越他的。
石头城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主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
长江从清凉山旁流过,秦淮河在附近入江,水运交通需要这里有一个码头。石头城下便有了石头津。有了石头津,这里就非常热闹了。
石头津是当时沿江通海的大型国际皇家港口。六朝时,这里万船停泊,不但有大量吴国战舰,也有长江上下游的商船,还停泊着用椰子壳纤维缝合的横帆阿拉伯船、波斯船,以及日本船、高丽船,东南亚的昆仑舶……石头津将南京与外界连接起来。中国文化从这里走出去,飘洋过海;同时,世界各地文明也远渡重洋,跟随着来访的外国人的脚步纷至沓来。而任何一位外来客,还没有到达石头津,都会远远地为耸立江畔如一堵铜墙的石头城所震撼。陆游舟临南京城下,“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缭绕如垣墙”。
石头城太过有名,渐渐成为南京的代名词。而刘禹锡的这首诗也太过有名。后人到此凭吊,都会想起它。北宋词人周邦彦也不例外,他在《西河·金陵怀古》中写到: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连着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和《乌衣巷》。
现在,因为长江西移,地理变化,石头津早已不在,石头城遗址下只有一湾秦淮河日夜流淌。
校对 王菲
编辑 : 臧磊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