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衣食住行跟我逛|融入江南文化元素,记者探访苏州古城首批“园林式停车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五一”小长假刚刚过去,苏州古城旅游热度未减。停车场是展示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停车体验感”也是古城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4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探访首批完成整治的景区、商圈附近的停车场,高低错落的景观围墙、精致古朴的花窗、绿化配以太湖石......不少游客纷纷表示,被“高颜值”苏式风貌停车环境惊艳到了。据了解,今年姑苏区将对50处停车场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市民游客出行体验。目前,拙政园停车场、仓街停车场、茅山塘停车场等已于近期陆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围墙很有氛围感,墙面配的苏式花窗融入了江南文化元素,底下的绿化种得郁郁葱葱,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当天,姜先生一家从山东错峰来到苏州旅游,苏州是旅游城市,考虑到五一假期人流量爆棚,特地选了节后自驾出游,带着父母一起来苏州逛逛。仓街停车场为原苏州染织二厂旧址,位于姑苏区混堂巷21号,占地面积6524平方米。此次工程立足“开窗见绿、推门见景”,对东侧出入口围墙整体后退处理,利用腾挪空间增设绿化景观,结合特色植物、城市家具等公园功能设计,合理空间布局,满足公众游憩活动需求。

记者看到,改造后的停车场景观更贴切古城的整体风貌,和附近景区、商圈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此外,整治提升工作也将停车信息化应用纳入工程建设,通过智慧赋能配套设施,依托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全面推行智慧停车服务模式,方便车主及时掌握场内泊位动态信息。“仓街是苏州很有代表性的一条小巷子,根据导航显示,这处停车场离耦园很近,就开到了这里,”姜先生通过停车场门口的指示牌实时了解到场内车位情况,“自驾游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停车难,幸好这个停车场智能化程度较高,显示里面还有26个车位,”姜先生告诉记者。

前往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等景点的游客开车进入拙政园停车场时,看到的就是如此美景,“如果没有看到场内停满的车辆,我们都不会想到这是个停车场,以为误入哪个园林深处”,来自上海的孙先生感叹道。拙政园停车场位于东北街百家巷交叉口南侧,毗邻拙政园、狮子林等,面积约12000平方米。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停车场围墙斑驳破损、出入口陈旧无特色等问题突出,与古城“窗口”形象不相协调。记者看到,停车场内停放了多辆旅游大巴,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辆。此次工程拆除了园林路侧原有围墙,后退2米后新建景观围墙,景观围墙在保持粉墙黛瓦主基调的同时,融入各类苏式建筑元素,绘有各式吉祥花样的甘蔗脊、细腻高级的砖细拋坊、砖细窗框勾勒下的精致苏式花窗,利用腾空区域间断式配置绿化,绿化以太湖石收边,进一步丰富空间层次,展现苏式美学。

停车场内还设置了“苏州好行景区直通车专用候车亭”,几位身着古装的游客正在候车,准备前往古典园林游玩。从河南来苏州旅游的马小姐是和闺蜜错峰出来的,她告诉记者:“今天天气比较闷热,这处候车厅刚好可以躲避日晒,景区直通车也非常方便,希望苏州之行留下美好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毗邻山塘街的茅山塘停车场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提升,增划约600个停车泊位。经过系统性工程改造,目前停车场整体面貌已焕然一新,近期已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古城旅游换乘停车场之一,茅山塘停车场已与公共交通网络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短驳换乘机制,实现了与周边旅游景区之间的无缝衔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市民、游客在驾车驶入广济路后,可将车辆就近停放在茅山塘停车场,就地换乘“姑苏旅游1号线”短驳公交抵达旅游景区,逐一打卡山塘街、留园、西园、寒山寺4个景点,游玩结束后再乘坐短驳车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若是游玩尚未尽兴,可再乘坐短驳公交至轨道2号线山塘街站,开启下一站姑苏古城之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