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秦岭村道、“醋溜”的“陕普”、绣着牡丹的半拉子门帘、火炉上烤蒸馍、罐头瓶装水……影片通过很多细节呈现秦岭深处的“大麦村”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来自江苏南京的支教老师“刘晓慧”,在这个西部村庄与留守儿童开启一场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远山花开》改编自陕西青年作家王洁的长篇小说《花开有声》,反映了脱贫攻坚时期陕西南部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和群众的精神风貌,承载了苏陕协作的厚重情谊,体现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写作期间王洁采访了20多位来自南京的支教老师,将他们的生活体验、教学观察、相处模式融入影片中。
据悉,南京支教团队以“科技、艺术进校园”为主题,先后走进镇安县青铜关镇月西小学等多所学校,为当地的孩子带去了充满“南京味”的书法、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实践课。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也为两地教师探索教学特色课程提供了交流平台,电影中的英语、音乐教学方式,正是情景再现。
不少观众表示,《远山花开》关注陕西南部山村留守儿童和支教教师,聚焦农村教育话题,展现失去母亲的江苏支教老师和失去母亲的陕西乡村孩子的教学相长、互相救赎、情感治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影片荣誉出品方,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浩春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由苏陕促进会荣誉出品的主旋律电影《远山花开》以苏陕协作、乡村振兴为内核,情感真挚朴实、地域色彩浓厚,有温度、接地气,生动展现了苏陕协作开展以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两地合作交流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既是对江苏支教教师、干部、校长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苏陕协作成果的一个文艺缩影。苏陕促进会将以此次《远山花开》南京首映式活动为契机,通过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凝聚协作共识,增进协作情谊,从而拓宽两省协作领域、提升协作层次、丰富协作内涵,以实际行动助力苏陕合作、东西部协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陕西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沙庆超在致辞中表示,影片《远山花开》以东西部苏陕协作为背景,讲述了江苏南京一位支教女老师和秦岭深山的一群留守儿童之间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当地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基础教育素质和乡村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实干担当,更是苏陕两省干部群众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协作精神的现实缩影。影片《远山花开》的创作人员,扎根于现实土壤,将镜头对准乡土中国、基层干部和乡村儿童,以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朴素的叙事风格,拍出具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超的艺术智慧。希望影片主创团队以此为契机和动力,继续创作拍摄生产出更多反映两省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扛鼎之作。
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颜一平表示,宁商协作作为苏陕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开展以来,两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江苏、陕西两省要求,坚持党政定期互访、各方紧密协作、各级全力参与,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果。影片的成功拍摄,让苏陕协作、宁商协作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两省、两市的友谊又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委宣传部的共同指导下,将全力做好电影《远山花开》在南京的宣发和放映支持工作,续写苏陕协作、宁商协作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举行了启动仪式。《远山花开》原著作者、编剧青年作家王洁,导演刘全玮,演员林婉盈、王钢等演职人员与观众分享了影片创作历程和感想收获。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电影《远山花开》。
据悉,此次首映礼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担任指导单位,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商洛市委宣传部协办,南京市委宣传部、苏陕战旗能源储备(陕西)有限公司、幸福蓝海院线、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承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