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港湿地美景如画
在舞动的柳枝下,听娇莺恰啼;在清幽的湖岸边,望一行白鹭……“2023长三角主流媒体看无锡”活动近日走进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大溪港湿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采访时获悉,去年10月以来,一群“不速之客”的到访,打破了湿地以往的宁静:原来,随着湿地公园及周边湖湾生态的大幅提升,黄嘴白鹭、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在此首次现身,观鸟及鸟类拍摄爱好者们聚集,一幅山水湖湾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画面跃然纸上,成为当地一道特色风景。
卷羽鹈鹕首次在无锡被拍到
多种珍稀鸟类“做客”大溪港
地处无锡远郊、毗邻太湖的新安街道,以前一直被贴着“旧城镇”标签。近年来,街道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个曾经的旧渔村已经蜕变成一颗绝佳的“湖湾明珠”,让绿色成为新安“最美底色”。
“在大溪港这里,鸟类‘胆子大’,与人亲近,不怕的,所以能拍到很不错的照片!”走访中,一位鸟类拍摄爱好者这样描述大溪港。
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溪港湿地作为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程度小,也让它为众多候鸟迁徙过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补给点和栖息地。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公众保护环境和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成为大溪港湿地的常客。
2022年5 月2 日,无锡观鸟达人苏涛见证了这一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奇观,“我在新吴区新安街道的大溪港湿地外太湖,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根据监测记录,这是无锡市首次拍摄到该物种鹭鸟的出现。”
鸟类监测团队合影
不仅如此,11月13日,大溪港湿地公园鸟类监测员又在太湖边发现了3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卷羽鹈鹕,这也是无锡首次在野外记录到这种鸟。据悉,这3只卷羽鹈鹕因为冷空气南下过境,在大溪港湿地公园短暂停留,觅食补充体力后,便会再次启程。
除了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的光临,对水质要求很高的中华秋沙鸭,也在此迁徙过境时被记录到。
“观鸟天堂”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旧渔村变身居民“幸福家园”
实际上,大溪港湿地公园不仅是一幅群鸟栖息的生动图景,还上演着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和谐一幕。
据悉,随着大溪港湿地公园自然环境持续优化,治安管理不断强化,便民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园内的游客也日益增多。徜徉大溪港,记者看到,除了悠闲自得的飞鸟,还有健身骑行的居民,以及带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嬉戏的孩童和挽着老伴儿散步的居民。当初的小渔村,在时代的变迁中,已完美蜕变为居民赏景休憩的“幸福乐园”。
鸟类天堂
土生土长的新安人沈伟说,大溪港湿地公园的前身是一个临湖而建的渔村,他家三代都生活在此,“我这些年是看着这个破旧荒芜的小渔村,华丽蜕变成'湖湾明珠’美丽模样的。”家住无锡太科园的71岁居民胡晓英说,她和亲友经常在这个靠近家门口的大溪港湿地公园散步。“公园里树木挺拔、流水清澈,驻足远眺太湖,可以发现红头潜鸭、红嘴鸥、骨顶鸡等水鸟在湖边嬉戏,感觉很美好。”
鸟类天堂
如今的大溪港湿地公园,是集生态保育、水质保护、文化展示、科研监测、科普宣教于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拥有7.8公里的太湖岸线,是太湖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在这还能看到太湖取水口,湖面开阔,候鸟栖息;居民能够切身体验到生态优、环境美的太湖风光,在13公里的彩色樱花环线步道与鸟耳语,更是心旷神怡。
社会公众热情参与
助推太湖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
记者了解到,大溪港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仅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需求。
据悉,湿地公园成立的“公众鸟类监测团队”已经吸引了众多鸟类观察者的关注和加入。这些爱好者们每周都会进行固定的监测,记录下大溪港湿地公园内各种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公园的监测系统中。这一行动不仅增加了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机会,同时也为公园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锡东水厂取水口在此 张建波 摄
与此同时,湿地公园通过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在大溪港湿地公园沿线设置野生植物监测样线、监测样方及监测点等方式,科学判别植物种类、统计动植物数量,有效记录布设点的各种生态环境信息,确保监测数据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据统计,大溪港湿地公园记录到467 种野生植物,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公园在科研监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不仅提升了监测水平,也为今后开展湿地植物群落恢复等科学性专项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本底资料。(图片除署名外,由当地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实习记者 程乐 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