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新华方面军》重装上阵,学子们震撼“读报”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本报深愿与读者诸君及全国同胞共举坚持抗战之旗帜,在战争的洪流中,树立起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根基。”5月14、15、16日,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话剧《新华方面军》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连演三场。记者和报纸通常是别人的故事及人生的记录者,而这一次舞台上,他们自己成了主角。诗意的笔触、巧妙的构思、丰满的形象,让观众以报史学党史,重温党的初心使命。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话剧《新华方面军》,以1938年至1947年《新华日报》诞生成长为背景,以有部分原型基础的4位虚构人物在时代风潮中的命运沉浮、离合聚散为主线,以“新升隆”号遇袭、《新华日报》移渝出版等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脉络与载体,完成对“新华方面军”的绘写与礼赞。创刊于1938年的《新华日报》拥有光荣的红色基因、深厚的革命历史,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该剧集结国内一流主创团队编创,著名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担任编剧,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文华导演奖获得者李伯男担任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中心主任桑琦担任舞美设计。去年2月25日该剧在江苏大剧院首演,获得专家、观众一致好评。

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之后,罗周对剧本进行进一步修改打磨,压缩时长、紧凑节奏,在细节上完善提升。经过一年多精心打磨,话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删繁就简、完善细节,力求让“报人”的精神光辉更加精准地立于舞台之上。

在这部剧中,1938年到1947年间的3231张《新华日报》涉及的重大新闻事件和幕后出版故事历历在目。每当敌人空袭造成停电,报社人员只能用人力摇动印刷机印制报纸;在“新升隆”号遇袭事件中,16位报人不幸遇难。国民党当局千方百计阻挠《新华日报》出版,但无论是300多名匪徒化装成百姓制造“抢米事件”时,还是“皖南事变”的“千古奇冤”发生后,新华报人都攻坚克难将事实和真相公之于众。

除了周恩来、潘梓年等报史上的重要人物,该剧还虚构了4个有部分原型的青年报人形象,包括记者、编辑、校对、地下党员等,通过他们在烽火硝烟中倾尽全力地奔走、呼喊、报道,展现新华报人执着求索的群体形象和新闻风骨。

这是江苏大地上中国故事的一次别样书写,也是国内第一个媒体自己出品、讲述媒体自身故事的话剧作品。老报纸的排版、印刷和标题文字都被导演组制成道具,巧妙地运用于舞美场景;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充满力量感的文字,以竖排形式出现在冰屏之上;承担时空切换功能的“门板”也是报纸印刷铅板的模样。

此次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演出令观众纷纷感叹,这部剧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宣言,是向世人宣告一张报纸的历久弥坚,一个政党的蓬勃发展,一个梦想的颠扑不破。还有人认为这样的题材很有意义,让年轻一代从一张报纸的诞生与发展中了解党的光荣历史,感悟共产党人的伟大信念,铭记艰苦卓绝的斗争,汲取积极奋进的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