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联盟揭牌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新华还在本次活动中,发布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阶段性成果, “大家请看,这是南京紫金山南麓里一处自然生长的南方红豆杉种群,也是江苏首次发现的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更是迄今为止我国城市森林中天然更新的最大南方红豆杉种群。”这项调查是南京农业大学受市生态环境局委托,自2021年10月开展的一项活动。
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李新华介绍,“这片自然生长的南方红豆杉种群共有975株树木,范围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50米。其中,树干基部直径大于1厘米的树木有740株,最高大的树高10.9米、胸径为17.8厘米。”更令李新华团队惊喜的是,“在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中,已经调查到12棵可产生成熟种子的雌树,树高为3.9-10.6米,胸径为4.6~17.8厘米,最大雌树高10.6 米,胸径17.8厘米。”
江苏首次发现的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
“南方红豆杉天然更新种群的发现,可以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珍稀濒危树种迁地保护的成功案例。”李新华表示,这片天然种群的扎根,得益于红嘴蓝鹊、灰喜鹊、白头鹎、山斑鸠等食果鸟类的“帮忙”。不仅如此,调查团队还发现和鉴定出中国新记录和江苏省新记录昆虫物种共5种,其中高丽喻蜕螂、臭金龟和达氏喻螂为中国新记录。江苏新纪录种为曹步甲、方胸青步甲。
与此同时,南京的重点保护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也不断增长,调查发现,3只丹顶鹤构成的家庭首度进入石臼湖南京溧水界;龙袍湿地公园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雄性亚成,至此,龙袍湿地公园有历史记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到6种,分别是青头潜鸭、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黄胸鹀、白头鹤和白鹤;高淳区多处山地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的影像……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渐呈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徐韶达 通讯员 赵彤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