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文物考古泰斗孙机逝世,是他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6月15日,国家博物馆发布讣告,著名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研究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孙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5日上午8时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孙机1929年9月出生,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至1954年先后在北京市总工会八区办事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作。

1951年起孙机跟随沈从文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并协助整理古代铜镜文物,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本科学习,师从宿白研究古代文物,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资料室、北京大学分校工作。

1979年调入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考古部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孙机先生退休后一直关心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积极发挥了学术示范和传帮带作用。

孙机是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面集大成者。几十年来,先生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印证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起源与演变,在断代史研究、古舆服研究、科技史研究、中外交流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先生主要著作包括《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等,结为《孙机文集》八卷。

去年,国宝司母戊鼎其实叫后母戊鼎登上了微博热搜,指出这一问题的人正是孙机,孙机解释“后母戊”刻于鼎内壁,“后”字是反着写的,看起来可以念成“司”,实际只能当“后”讲。虽然司母戊鼎叫了这么多年,但孙机认为历史不容许半点马虎。孙机曾表示:“文物研究是科学,做研究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做这门学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