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是东南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这里走出了20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为国家战略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才。当前,学校正在全力打造“未来工程”,先后获批全国首批12家之一、江苏唯一未来技术学院;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全国首批10家之一、江苏唯一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新揭牌集成电路学院并获批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从3G跟跑、4G并跑到5G/6G领跑,从“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到重大科创平台紫金山实验室,从一百年不开裂的三峡大坝到建设里程最长的港珠澳大桥,从载人航天、“中国天眼”到南极科考,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到双碳能源,哪里有跨江越海的重大工程、哪里有技术变革的重大突破,哪里就有东大人的贡献和智慧。
●关键词:双学士学位、未来机器人、2年2次转专业
2023年,东南大学围绕培养领军人才目标,继续实施“三制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按专业和学科大类相结合的招生模式。学校继续实行“投档分一认到底、分数优先无级差”的录取规则,并在江苏省设置“历史+不限”、“物理+不限”和“物理+化学或生物”三个院校专业组。同时,学校2023年新开设一批新专业、新项目,并给与同学们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
新专业:2023年,学校新增智能车辆工程、电动载运工程、未来机器人和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未来机器人专业不直接进行招生,面向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的所有新生入校后二次选拔,招生名额不超过60个。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专业直接进行招生,实行“2+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南京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无锡完成集成电路领域专业课程学习。
新项目:为强化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东南大学积极探索“工科+”的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023年,“英语+信息工程”、“日语+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学”“会计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法学”5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均面向江苏选考物理的考生进行招生。除此之外,新生入校时可申请参加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哲学、数学、化学和力学6个基础学科拔尖班的二次选拔。
新选择: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需求,新生入校时可申请参加未来技术学院和基础学科拔尖班的二次选拔,一年级下学期大类招生的学生可自主填报分流志愿选择进入具体专业学习。此外,二年级结束前,学校为每位同学提供2次转专业的机会。一年级下学期,大类分流前,学生基本“0门槛”申请跨大类的转专业,每年提供的招生计划超过500个。二年级下学期,未成功转过专业且满足接收学院部分课程学习要求的学生还可申请跨院系转专业,每年提供的招生计划超过200个。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