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戴子婧的设计作品
扬子晚报网6月25日讯 (通讯员 李红举 记者 薛玲) 用书去描绘这座城,是对“世界文学之都”最大的尊重;从六朝古都走到中华第一商圈,也不过是夫子庙到新街口的距离……在南京团市委推出的“寻觅·宁好”平面设计优秀作品展播中,大学生们不仅通过平面设计作品呈现了青春视角下的“极美南京”、诗意金陵,更讲述了自己与南京的故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慧君的设计作品
用书去描绘这座城,是对“世界文学之都”最大的尊重,把文学当作底色,阅读自然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赵鹏琳,以自己的设计作品向“世界文学之都”致敬。新老并秀、古今交融,成就了南京独特的协调美,正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周雅清的设计,“从六朝古都走到中华第一商圈,也不过是夫子庙到新街口的距离。”
南京师范大学陈瑞阳的设计作品
朱自清曾说过,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对于南京师范大学的陈瑞阳来说,同样深有同感,“城门里的南京,仿佛在进行一场横跨600年的对话。一个寻常巷口的等候,便站在了历史古迹之上。”“如果说南京是一枚邮票,秦淮水就是剪不断的乡愁。”在东南大学戴子婧的设计中,从画舫望去,尽是诗情画意、有滋有味的“中国风”生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鹏琳的设计作品
一张画纸,一段青春,一座城市。大学生们以自己的设计作品,呈现着青春视角下风格各异的“极美南京”、诗意金陵,更讲述着许许多多扎根在南京、奋斗在南京、圆梦在南京的青春故事。正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慧君的设计:魏晋的风吹了上千年,吹过天下文枢的长卷,吹过紫峰楼宇的天际,吹动我的书页,提醒我,与南京的故事未完待续。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周雅清的设计作品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