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科利华小学老师们围绕“我和我的家乡”积极研讨,设计了一份具体的围绕“家乡文化”的跨学科暑假作业单。
例如:四年级的小朋友需要自己创作歌词并配上《忆江南》等曲调来歌唱和赞美自己的家乡;然后用英语介绍家乡的美景、民俗、美食等;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用刚学过的数对知识去表示,然后了解一下家乡的经纬线;最后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五年级的小朋友需要找一找古代文人墨客写的与家乡相关的古诗词,并配上自己的绘画;利用假期走访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将考察的过程写成报告或视频记录考察过程;最后需要做一名家乡文化的宣传大使,用英文向外国友人介绍自己的美丽家乡。
科利华小学校长汪天玉介绍,今年暑假作业采用了“长作业”的形式,长作业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践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与传统常规作业不同,它往往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运用所学各学科知识提高生活与实践能力。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真实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暑”你最能干
学做新菜、给校服署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记者了解到,随着2022年劳动课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劳动课,不少学校都布置了劳动作业。例如,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小的暑假作业就有“我的厨房我定义”,要求大家学习烹饪三种新菜肴,并完成食谱的编绘,学校将从中评选出各班的“砺新小厨神”!
“今年暑假我们还增加了一个‘DIY校服,我的战袍我署名’活动。上学期,校园里出现了很多失去主人的‘流浪’校服,它们因为没有署名而无家可归。希望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开动脑静,发挥创意,将自己的校服标注上班级姓名(可以手写或缝制,不可随意大面积涂画),让校服成为每个孩子的专属战袍。”江北高新实小校长徐雪晶介绍。
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在暑假作业中提出,希望家长们让同学们坚持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几种劳动技能,在学习中享受劳动的乐趣,并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一至三年级建议:1.每天整理自己的床铺和学习用品,做到整齐,有条理;2.饭前准备餐具,饭后收拾餐具;3.夏季自己的换洗衣物自己清洗;4.学习系鞋带、叠被子;5.会洗水果、蔬菜、打鸡蛋等。
四至六年级建议:1.每天坚持打扫卫生,清理家庭日常垃圾;2.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3.尝试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或煮面条等;4.学习择菜、剥虾、洗碗筷等;5.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6.帮父母采买日用品,尝试对比商品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7.积极参与种植、养殖、采摘等家庭劳动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