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活动
相聚金陵,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南京市参访中山陵
在南京,香港学生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中山陵、中华门城堡和夫子庙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人文参观学习。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学们心情沉重,肃穆而行。他们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一起重新认识了那段难以忘却、惨绝人寰的悲痛历史。在中山陵,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他们迈上392级台阶,瞻仰孙中山先生的坐像,被孙先生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在中华门城堡,同学们了解到中华门城堡不仅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价值,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见证了南京六百多年的兴衰荣辱。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进一步认识到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夫子庙,同学们品尝了南京本地特色美食,领略了秦淮河两岸独具魅力的日暮风光。香港王肇枝中学的钟佳瑜同学表示,此次交流活动让她进一步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了内地的快速发展成就。
深度感知,探寻内地发展成就
“乘着高铁去苏州!”香港同学们怀着雀跃的心情,从古都南京来到天堂苏州。“内地的发展很迅速!”一出站台,香港老师们就感叹道“从南京到苏州只需要1个多小时,内地交通网络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
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培育科创梦想的的沃土。活动中,同学们专程来到位于吴江区的上市企业“博众精工”参观交流。在展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穿越时空,见证了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企业从一台缝纫机成长为具有自动化设备系统集成技术与研发优势,在工业装备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知名度的发展历程。
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香港青少年们体验了内地“元宇宙”的新成就,通过“时空穿梭机”“多感知星球”和“未来灵感城”项目体验,在虚实融合的元宇宙空间,纵览人类历史文明景观、万物多元的超大陆奇观,充分领略“双面绣”苏州与时俱进、创新勃发的非凡活力,对内地发展成就有了更深的体验。
结对互鉴,加强情感交流
友谊是人际关系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关系,它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此次交流活动,苏州和香港两地青少年一对一结对交流,在参访研学中相识、相知,建立深厚友谊。
交流活动现场
活动中,香港同学们入住结对家庭,体验苏式家庭时光。一起包饺子、做汤圆、品美食……一张张“全家福”中洋溢着温馨和快乐。“这次交流让我变得更主动,虽然结交时间不长,但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来自香港南屯门官立中学的蔡敏莉同学向我们表示,“同学们的友善及热情让我感受到温暖,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就相互熟络起来,也慢慢了解对方,特别是家庭活动,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江苏的民风民俗,希望江苏和香港能像我们活动的主题一样,心手相连,青春有约。”
参访期间,省侨青会会长、苏州九龙医院董事长孙曦专门与苏港两地的青少年进行座谈交流。他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同学们讲述香港和内地各个方面的异同,鼓励香港青少年坚定爱国爱港,努力同心前行。他说道,受父亲的影响,投建经营九龙医院,是希望能切实解决一部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为了纪念父亲,成立了“苏州市孙福林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这次支持苏港青少年交流活动,是希望两地的青少年能加强交流、打开眼界,更加了解祖国、放眼世界。希望同学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认真做一份事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交流活动
七天的交流活动,让两地青少年更加心心相通,更清醒地认识到香港和内地命运与共,为进一步加深苏港两地合作交流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何雯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