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准为 “全县域、全周期”
江苏省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标准是什么?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冯继锋教授介绍,建设标准包含:组织管理与基本条件的标准;县域医疗机构合作联动的标准;县域肿瘤防治管理能力的标准;肿瘤防治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十大癌症管理认证的标准等。
“实际上,出炉这些标准就是为了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肿瘤5年生存率、减轻肿瘤患者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形成全县域、全方位全周期肿瘤‘防、治、康’闭环管理体系。”冯继锋教授说,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绝对不能是一个“县医院肿瘤科”,治疗在肿瘤防控体系中只是一环。这个中心要做到“预防为先,科普先行;患病不慌,治疗有方;康复有道,人有所管”。
肿瘤防控涉及多机构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是肿瘤防治中心高效运行、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
根据建设标准,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应由县卫健委统筹成立肿瘤防治中心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肿瘤中心及委员会主任由县医院主要领导或分管肿瘤防治的领导担当,县疾控中心分管领导担任肿瘤防治中心及委员会副主任。成员主要包括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相关部门和科室负责人。成立县(区)肿瘤防治中心办公室,负责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管理,组织协调各相关科室开展工作,保障按照要求完成肿瘤防治任务。
在这样的架构下开展医疗机构、疾控部门合作联动,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化、一体化的肿瘤防控服务。肿瘤防治中心要充分发挥肿瘤防控服务的协同功能,联动上级医院处理疑难病例,向上借力,做强县域牵头医院;向下发力,为基层医疗机构赋能。多措并举,构建肿瘤防治康闭环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扫盲区,肿瘤防控需打通县域最后一公里
“让基层服务能力强起来”,这是肿瘤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目标,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不断提升基层肿瘤防治能力,减轻县(区)肿瘤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最大限度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今年,江苏还全面启动基层医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培训工作。
冯继锋教授在推进会上解释了这个标准出台的背景。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要求建设20个中心,包括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在内的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其中“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是县医院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肿瘤专科的能力建设,提高县域癌症防控水平、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肿瘤的发病率是城市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则是农村高于城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足,诊治水平相对较差,群众对肿瘤的认识和预防仍存在一定误区,导致的后果即就诊时间往往延迟,肿瘤初诊时分期较晚,最终生存率相对偏低。所以,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势在必行,建设标准的出台有助于推进中心建设。根据计划,到2025年,江苏省拟建成首批38个县域肿瘤防治中心。
“江苏标准”有望全国推广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实施肿瘤防治行动,加快构建全省癌症防控网络建设,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江苏在全省95个县区已开展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并连续四年在全省部署、推进早癌综合筛查项目,建立健全癌症早期筛查、干预、治疗、康复、生活指导等全流程防治体系。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在全省设立了25个项目点,覆盖13个设区市和12个县级市,持续开展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五大高发癌种的筛查工作,建立“社区高危人群评估-医院临床筛查”的模式,同时,积极宣传推广机会性筛查的理念。另外,江苏省癌症中心在江苏率先推广“早诊早治、初治规范”的肿瘤诊疗观念,规范肿瘤诊疗行为,推动实现省、市、县诊治同质化。据统计,全省癌症5年生存率达44.6%,较五年前提升10个百分点,癌症早死率降低两个百分点。
“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江苏)
江阴市人民医院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丰县人民医院
沛县人民医院
睢宁县人民医院
邳州市人民医院
新沂市人民医院
溧阳市人民医院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如东县人民医院
如皋市人民医院
海安市人民医院
启东市人民医院
东海县人民医院
灌云县人民医院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
涟水县人民医院
盱眙县人民医院
金湖县人民医院
响水县人民医院
阜宁县人民医院
射阳县人民医院
建湖县人民医院
东台市人民医院
滨海县人民医院
宝应县人民医院
高邮市人民医院
仪征市人民医院
丹阳市人民医院
句容市人民医院
扬中市人民医院
靖江市人民医院
泰兴市人民医院
兴化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 胥林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