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让游客“游下来”“还想来”“留下来”,南通海门海永镇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马奔)7月13日,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召开农文旅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回顾近年来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日趋完善的基础配套、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为海永农文旅发展积蓄动能,向着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疾蹄奋进。据了解,海永镇已先后斩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等多项荣誉。

“现代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文旅发展的新业态,是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海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郁校健说,海永镇从配套、产业、文化三个方面,抢抓崇启海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历史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以农文旅融合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完善基础配套方面,作为崇明岛上的江苏“飞地”,海永镇积极聚焦生态提档升级和一体化共治。实施沿江生态景观带工程,提升改造5.71公里江堤;实施全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先后投入5000万元进行鸽龙港河综合整治工程、海永镇示范村水系治理工程,建成了18公里河道生态廊;永北村创成“南通市生态宜居先进村”、沙南村创成“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实施了毗邻地区协同共治工程,推进崇启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一体化、垃圾协同处置一体化等,较好地实现了毗邻地区共融共治。

开发产业资源方面,激活“花卉经济”和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东洲玫瑰园项目已建成集种植、休闲、观光、旅游等多元业态融合的花卉产业园;“忘忧花园”项目已培育90多个萱草品种,占地170余亩的核心景观区形态初显,露营基地初步建成;乐颐小镇康养社区吸引长三角地区高端康养人群入驻,福美农场持续推进“四季香氛”生态观光园建设;持续挖掘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潜力,全镇小麦种植面积达3526亩,产量达1200余吨,两项指标均创海永历史新高;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成立“花香海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推动“海永好谷”牌大米上市销售。

传承围垦文化方面,以“生态海永、康养海永、游乐海永、研学海永”为方向,优化度假环境、完善功能配套、提升产业品质。接续引进近百种月季玫瑰品种打造了“海枯石烂、永结同心”海永爱情文化园;培育数十种萱草品种打造了百亩“中国母亲花”萱草母爱文化园;深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发展“田园游”“文化游”“康养游”。

“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擦亮农文旅融合品牌,促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提质升级。”郁校健表示,接下来,海永镇将积极探索“点餐式”旅游模式,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点位、不同时长的自驾游、徒步游、研学游、摄影游等主题线路,进一步丰富特色产品、策划精品路线、提升游客体验,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旅游品质,唱响生态海永旅游品牌,让游客“游下来”“还想来”“留下来”。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