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蠡墅古镇历史悠久,其南部的栈郎浜位于石湖之滨。栈郎浜设置了海棠先锋工作站,多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宣传、便民服务等活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文明户评比、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将“积分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水平的新手段,“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今年,蠡墅社区以核酸采样亭换新颜为契机,立足社区实际,突出党建引领,充分聚合红色力量,让党员志愿者唱主角、担责任,以平安服务、便民服务、暖心服务为主线,每月定时定点定人开放,“近距离”服务群众,更好地打造社区“零距蠡”品牌。
建立以长桥街道党委主要领导挂钩,蠡墅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机制,通过整体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推动管理系统化、村务公开化、治理网格化、服务多元化,坚持党建引领,走出一条赋能基层治理,推动城乡协调的新路子。社区在村中设立圆桌,做到有事共商量。针对栈郎浜自身的改造和治理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后再做决策,得到广大居民一致认可。
搭建“海棠先锋工作站”共建共治
多年前,栈郎浜河边垃圾堆放环境脏乱。蠡墅社区以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针对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拉乱挂等环境乱象突出问题,以劳务合作保洁队伍为抓手,采用“不能不放、不能全放”的理念,平时让保洁队伍自主做好保洁工作,社区人员定期、不定期检查环境卫生及回头看,对村内主要道路、背街小巷、绿化带等路面区域,垃圾分类亭及垃圾桶的分类和清洁情况,墙面的乱画乱贴情况进行全方位保洁,对路面坑洼及时进行修补。
今年6月,蠡墅社区栈郎浜被区委组织部授予首批“海棠先锋”工作站,坚持以德治凝聚共议氛围,发挥基层“大党委”“纽带效应”,挖掘五老乡贤,吸纳各界骨干,搭建“海棠先锋工作站”等共建共治议事平台,确保民情、民意、民事有人解、有人帮,逐步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
近年来,蠡墅社区坚持以项目化思维抓基层党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治理效能。为了增强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将预拆迁地块整平后撒上花种,在浜边树立护栏以防落水,在空地向阳处安装晾衣架方便居民晾晒衣服,有效解决乱拉乱挂现象;安装休闲长椅供居民纳凉歇息;将核酸采样亭改造成平安服务、便民服务、暖心服务站,将破损墙面进行修复并墙绘以丰富老街氛围,自然村落得以焕然一新。居住在栈郎浜的吾好婆对新增的便民设施赞不绝口。
创建评比形成示范 完善机制长效管理
蠡墅社区通过星级文明户、党员示范户、美丽庭院评比活动,鼓励村民养成“旧物改造”“垃圾分类”“自主整改”的良好习惯,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坚持把垃圾分类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为垃圾分类宣教提供阵地,通过志愿者入户、垃圾分类宣传入校等活动,推进垃圾分类多层次、立体化、沉浸式的宣传氛围。
长效管理环境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仅依靠村干部、环卫保洁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蠡墅社区充分动员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村民代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健全日常管理、巡查通报和问题整改常态机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举一反三抓好整改提升,不断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落实。同时发挥考核作用,制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比办法,对星级文明户进行每季度一评比、党员示范户和美丽庭院每年一评比的工作机制,对评上的家庭户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带动其他家庭共同提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