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镇江丹徒法院判的这起案件,为何能亮相中国法院博物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入选

扬子晚报网7月14日讯(通讯员 陈怡  记者 万凌云) 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法院博物馆主办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展》,在中国法院博物馆开幕。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子女受父母胁迫结婚撤销婚姻案”入选“自由”篇章,该院为此拍摄的以案释法短视频,也已在中国法院博物馆线上线下展厅展出。

14日,院方介绍了基本案情,2019年春节,90后姑娘周某在母亲安排下与付某相亲,见面之后,周某明确表示不喜欢相亲对象,拒绝交往,但周某母亲认为付某经济条件好,强烈要求女儿与付某结婚。3月份,周某母亲强行将在外地工作的周某带回了老家,并直接将女儿婚期定在10月份。周某无法接受,但强势的周某母亲不断以死相逼,扬言如果女儿不结婚,就“死给她看”,并欲将其赶出家门。周某担心家庭破裂,害怕母亲真的自杀,迫于无奈还是妥协了,和付某领证结婚。

婚后的一年时间里,周某与付某一直未建立夫妻感情,也从未有过夫妻生活,婚姻关系有名无实。周某想离婚,但周某母亲坚决不允许,双方还多次发生肢体冲突。最后,对母亲失望、不再执着于母亲理解的周某,到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这段无望的婚姻关系。

法院经审理认为,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因胁迫而缔结的婚姻关系,不符合结婚的法定要件,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婚姻。

本案中,周某母亲以死相逼并扬言将周某赶出家门,使周某违背自由意志而结婚,周某母亲行为构成胁迫。周某请求撤销婚姻关系符合法律规定,应当予以支持。在子女婚恋问题上,父母“该放手时应放手”,可以做好参谋但不能代作决断、强行干预,否则不但会侵害子女的婚姻自由、伤害父母子女之间的血脉亲情,也会违反法律规定。

通过本案判决,丹徒法院想向整个社会传达婚姻自由的理念,倡导独立、自主的婚姻观和自由、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三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

据悉,展览共分为四大篇章,展出典型案例100余件、藏品资料70余件。展览通过图文介绍、实物陈列、视频影像、互动体验等多种手段和元素,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弘扬时代精神、满足人民期盼、彰显法治原则、引领价值导向的不懈努力。

为满足更多群众异地观展、线上观展需求,除线下展厅,主办方还运用VR技术,推出线上VR展厅。VR展厅共包括11个场景,全面呈现展览的空间结构与展陈内容。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典型案例、视频漫画、卷宗文书,扫码即达,视角丰富,干货满满。观众可通过线上点选追踪方式,一键“沉浸式”入馆,一键“零距离”观展。

目前,VR展厅已在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中国法院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步上线。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