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堂
上歹小学,一切如愿
刚来到上歹,支教团就被一群苗族小姑娘所唱的苗歌深深吸引,耳畔边,是他们清澈通透的歌声;镜头下,是她们稚嫩又害羞的面孔。以歌传情,便是支教团成员融入上歹的第一步。
曾几何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周年院庆以《如愿》作为结尾,展望马院学子蓬勃发展的未来。如今,“马先声”支教团把这首歌又带到了上歹,用奉献谱写青春最美的篇章。童声清澈,充斥着山区孩子对于祖国的爱恋。“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表达着对于革命先辈的缅怀和敬重,支教团以这首歌向山区的孩子们传达着正确的价值理念,筑牢他们的理想信念之基。
课堂互动
“我长大以后要当军人!”“我要做足球运动员!”“我想成为一名画家!”……这是上歹小学的孩子们对于理想的回答。这个位于从江县偏僻山村的小学,却蕴含着孩子们对未来无限的期待。
一块黑板,几位老师,些许图书,便架构起了他们所认知的全部。在支教团抵达上歹小学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展相关工作,他们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开设了趣味英语、手工制作、艺术表演和人文地理等课程,以互动的形式真正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内生动力,“我们深知教育振兴,理念先行,在三寸讲台上,在山林村头边,我们始终贯穿的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的价值导向。”
下江中学,立志爱国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下江中学隐匿在贵州从江县的崇山峻岭间,学校的硬件条件艰苦,师资匮乏,但这并没有让支教团的成员感到灰心。
与孩子合影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教室,支教团的成员便早早坐在学校会议室里,准备着课件和教材,批改着作业与试卷,在对教材书本知识的拓展、延伸基础之上,他们尽其所能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将思政元素注入心理团辅活动、人生发展规划、国学经典等特色课程,使当地学生坚定价值导向,树立人生理想。
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的日子。国耻难忘,“马先声”支教团成员特地为下江中学的学生,组织了一场“把‘爱国’二字种在学生心里”的主题班会。当问孩子们何为爱国?我们听到的是“等我成年,我想参军报国!” “爱国是袁隆平爷爷的躬身实践,实现万家足粮!”……听着孩子们真诚的发言,我们热泪盈眶,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青年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支教团的成员十分庆幸能够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引路人和挚友。每当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一切忧愁和烦闷都被温暖和希望所驱散。
风雨同舟,为梦“黔”行
不忘百年来时路,青春逐梦向“黔”行。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人生体验,这段支教经历不仅为山区孩子开拓了航向与远方,也深刻地影响着支教团成员们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与孩子们合影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支教团成员更为深切地领悟到“扶智”和“扶志”的重要性,只有“扶智”,才能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之准,奋勇拼搏;只有“扶志”,才能筑牢自身理想信念之基,乘风破浪。
团队合影
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2023年毕业典礼上指出,漫漫人生路,万物皆有回转,以“苦”作舟,方能以梦为马。强国有为,青春有我。“马先声”支教团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关注和热爱将永不停歇,他们的青春正在以奉献为航向,以“吃苦”为坐标,扎根实践,脚踏实地,践行着“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用爱心和知识点亮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传递好教育的温暖和力量。(图片拍摄:“马先声”支教团)
通讯员 阮佳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