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老县城成为了重灾区。2010年,在曹伦华总校长的带领下,伦华教育开启了北川大爱之旅,至今为止已经连续13年助力北川发展,对口援助北川羌族自治县甘溪小学、桂溪小学,送去奖教金和御寒物品等。此次暑期支教是增强教育联络、焕新教育援助、实现资源共享的一次升级尝试,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支教人员中,有伦华教育旗下各实体校的优秀骨干教师,有渴望回馈社会的优秀大学生和高中生,有多次参与线上线下支教活动的公益“老手”,她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积极商讨课程计划、确定课程目标、构勒预期成果、完成教学设计,准备必备的教具。来自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常馨予老师为每位学生定制了成长手册,同校的吴静老师甚至花费近两个月,亲手为每个孩子制作了精美的练习字帖。
从7月3日起,支教老师们分别前往西苑中学、永昌小学、安昌小学和幸福小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夏令营活动,共有24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学习,其中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夏令营课程涵盖书法、扎染、舞蹈、合唱、科技与创新、演讲与写作、体育与心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为了让当地孩子们的假期充实而又快乐,支教老师们卯足了劲,一方面,依托羌族本土文化,因地制宜设置课程内容,挖掘特有魅力,厚植家乡情怀;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中充分融入“博”与“慧”的精神,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提升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老师们的关心与呵护下,孩子们也给予了热情反馈。他们会在课后通过微信将习字作品分享给老师,请求给予点评和指导,也会在有疑惑的时候主动向老师提问。他们从拘谨到放松,从害羞到从容,在这段特殊的学习旅程中不断成长、蜕变,还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给人满满惊喜。
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脚下的行动证明了一切,不少孩子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但即便是步行、下暴雨,他们也要准时到校上课。家长也特别感慨:“这样的课程北川找不到,绵阳找不到,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真是幸运!”
北川县教体局局长王勇表达了真挚的谢意:伦华教育搭建起两地教育者交流学习的平台,赋予了北川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短短两周时间,博慧特色的精致教育模式和优质教育资源来到北川,孩子们玩得开心、学有所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汇报演出的主持人之一,桂溪小学六年级学生吴利华,受曹伦华校长的邀请,将在今年9月来到苏科外,开启三年的初中生活,为此,学校特意免去了她三年全部的学杂费。这是伦华教育助力北川发展13年里第一个走出大山、来到苏州系统学习生活的孩子。
短短半个月,作为圆梦者、交流者、传递者、亲历者,支教团队在北川有付出,有奉献,但同时收获了更多的关怀、爱意与自我成长。曹伦华校长说:平凡的事情不平凡,简单的事情不简单。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架起一座桥,帮他们迈向更广阔的未来。我们期待着,爱心的火炬能够一直延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