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海市杨浦区的国和冷饮批发店坚持平价,颇受消费者欢迎。 中新社记者 康玉湛 摄
每年一进入暑期,作为消暑“标配”之一的雪糕迎来销售旺季,许多冷饮批发店开启热销模式。
记者在上海走访各大冷饮批发店过程中发现,售价3元至5元的雪糕是今年的主流,虽然1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依然在售,但消费者对雪糕的消费更趋理性。
赵学宽说,天气越热生意越好,高峰时每天都能卖出上万支,目前店内全场冷饮单价至少是市面零售价的七折,1元左右的冷饮有约20%,2元左右的冷饮占比超过50%,5元以内的产品更受欢迎。
“我们这个小店能坚持做到现在,主打的就是亲民实惠,我们会在能力范围内做到尽量不涨价。”赵学宽解释。
怎么坚持平价?赵学宽表示,一般只是在工厂给小店的进价上稍微调高一点点,加一点点利润,薄利多销。
7月18日,上海市杨浦区的国和冷饮批发店内,顾客在选购冷饮。中新社记者 康玉湛 摄
七旬“老上海”陈琳宽是国和冷饮批发店的“常客”。他特地带着放暑假的孙女前来“大采购”,短短5分钟就挑选了数十支雪糕。
记者看到,陈琳宽一共选购了十几个品种的雪糕,消费额约120元。陈琳宽称,购买雪糕主要是为了孙女,这家小店比较便宜,所以多买一些。
赵学宽说,如陈老伯一样的老顾客很多,多年的经验也表明,薄利多销其实是更多顾客能接受的方式,不仅周边居民前来购买,专程从徐汇等外区来购买的顾客也很多。冷饮批发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店内仍会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提供干冰、保温袋等,“让顾客买得放心”。
前些年雪糕价格一路走高,甚至出现所谓的高价“雪糕刺客”,接手这家店10多年的赵学宽坦言,3年前他就判断,高价雪糕的价格一定有下降空间。
赵学宽今年发现,低价雪糕销路更好,去年售价颇高的某品牌产品今年价格都降下来了,还开展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之前店内的产品基本是打八折,慢慢变成七折,现在是六点五折,甚至六折。”
消费者喜爱平价雪糕,不少高端品牌为迎合市场也主动“自降身价”,今年多家雪糕企业改变“高端”定位,走起亲民路线。例如,和路雪品牌旗下的梦龙推出mini系列,钟薛高也开发子品牌,与此前动辄十几元一支的产品相比,新产品定价仅为每支3.5元。
有报告显示,中国冰淇淋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平均增长速度达9.5%,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1600亿元增至2026年的2460亿元,消费市场规模广阔。在赵学宽看来,未来冷饮批发市场一定会有所变化,不管是平价还是高价,都会有消费者选购,但要想做得长久,一定要诚信,并且在口感、质量上下功夫。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