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京地铁集团积极解决站口环境秩序问题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您好,我是在中胜站附近写字楼工作的,近几天此处存在白天上班没车骑,夜里下班全是车的情况,我跟同事昨天晚上在车海中清理了一条路才进入的车站,希望贵方可以加强管理。”7月上旬的一天,南京地铁集团下属单位南京市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的孟宪桐接起电话,认真进行记录。“没问题,我马上组织人员摸清情况,并与属地街道及单车公司联系,尽快安排治理。”

孟宪桐挂断电话立刻联系所属街道反映了该情况,并带领辖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查看。

当天早上9:00,孟宪桐与当班工作人员一同到达现场,由于刚过早高峰时期,车站出入口并没有多余的共享单车供乘客使用,故导致大批该时段出站的乘客处于无车可用的状态。孟宪桐与街道部门负责人在现场对该问题进行了研讨,想在最快的时间为乘客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终达成了“车企主责、属地监管、地铁配合”的管理模式。即按照“车辆摆放齐、不占违停区、检查无问题”的核心目标,要求共享单车公司不仅需做好车站门前的车辆清运,也要做好残疾人电梯、特服通道等配套设施前的车辆清运。


第二天,前期反映停放秩序问题的市民,又拨通了电话:“没想到你们的动作这么迅速,整治得这么彻底,一夜之间就完成了,给你们点赞。”“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孟宪桐回答道。

 

 

“这是块硬骨头很难啃,之前各家共享单车公司都是按照‘各自为政’的思维模式,我们也是与街道、城管等职能部门多次进行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才与共享单车公司达成一致。”孟宪桐说。经多方努力,最终在市城管局的统一部署下,确定了全市共享单车的分区域管理机制,由三家共享单车公司其中一家按区域包干管理,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及管理效率。此外,南京地铁集团在中胜站2A号口放置隔离防护栏,制定高峰期驻守、平峰期巡查的错峰管理模式,各子单位发挥各自的业务特性设立机动巡查组,做到单车聚集停放看得见、管理人员来得快、违停车辆运得走。当天晚高峰过后,共享单车公司立即对车站门前堆积的大批车辆进行了集中清运,并承诺会在第二天早高峰时段,有序进行分批投放。

针对站外非机动车无序停放、黑车揽客拉客等问题,南京地铁集团对全市域地铁车站展开拉网式的排查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巡查计划与整治方案,并牵头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与街道停车办、共享单车公司、车站站务加强多方联动,共同建立30分钟快速响应机制。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南京地铁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刻领会“以学促干”的内涵,在“以学促干”中推动主题教育“落细落深落实”,广泛开展“先锋建新功”活动,不断强化党员职工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多措并举解决了一系列地铁车站出入口外环境秩序突出问题。下一步,南京地铁集团将继续牢固树立“服务乘客、服务运营”的工作理念,把环境整治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有效达成共享共治的长效治理目标,努力为广大市民、乘客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公共环境,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通讯员 地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