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两位舅舅”引领前行,如今她领着一群大学生感受红色精神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7月20日讯(通讯员 孙雨 焦邱玲 记者 陈咏)18日,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寻溯初心 逐梦维扬”暑假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扬州,寻访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的报道对象李彬。

团队成员(中为李彬夫妇)

红色宣讲

李彬告诉实践团成员,1984年,人民解放军在南疆老山前线展开自卫反击战。扬州江都籍解放军战士顾平向部队提交了请战书和决心书,如愿以偿地走上了前线。在敌人的炮火中,顾平不幸中弹倒下,经过卫生员包扎,他坚持与战友登上了敌军战略高地。这时,又一枚炮弹在顾平身边炸开,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整理顾平烈士遗物时,战友在日记本上发现了这样的话:“假如我牺牲在战场,请将我以站立的姿势埋葬在边防线上,我将永远永远守卫神圣的祖国。”

红色宣讲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李彬是顾平烈士的战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卫生员李彬抢救了五十八名受伤的战友。退伍后,李彬四处奔波,寻找牺牲战友家人,为烈士父母尽孝。获评“扬州好人”、“中国十大慈孝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等殊荣。顾平牺牲后,年迈的父母与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李彬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添了活力、多了笑声。在顾平的亲外甥女芦薇看来,这位“新舅舅”从小关爱自己,给自己讲述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与英雄事迹,在自己心中埋下了红色的种子。经过顾平舅舅潜移默化的影响、李彬舅舅的言传身教,长大后的芦薇成为南京邮电大学的老师,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以两位舅舅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出力流汗。

介绍先烈

在芦薇老师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团见到了李彬伯伯。在李彬的讲述下,同学们感受到当年先烈们奋不顾身、英勇向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李彬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瞻仰了革命烈士。整整一天的活动中,社会实践团成员沉浸式学习前辈传授的红色文化,几代人传承的红色精神在同学们心中扎下了根。

校对 徐珩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