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乐迷文化旗?这应当算是由音乐节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表现方式。回看近年来的户外音乐节现场,总能看到乐迷们摇着旗跟着乐队蹦迪,满场形形色色的文化旗也构成了音乐节现场特有的环境氛围。不少现场网友都会分享在音乐节现场上看到的特别的文化旗,除了应援自己喜爱的歌手、乐队,乐迷文化旗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文化意义和现实诉求,网络流行语、歌词、名言等文字的是一部分,还有表情包、抽象符号的图像式文化旗,分享着制作者们对生活的观点、态度以及对摇滚文化精神的致敬。
尽管乐迷文化旗成为音乐节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乐迷文化旗引发的问题并不少。一方面是安全上的问题,文化旗的尺寸相当的随性,既有杆子超高、旗帜巨大的,也有举把蒲扇当文化旗的,还有的旗杆是伸缩的,在人员密集的现场若是旗帜大风翻倒、折断,将有极大的安全隐患。6月的济南新青年音乐节现场就有网友吐槽音乐节举旗的蛮横霸道,“举着旗非要带着一堆人挤进挤不动的人群,到处挤疯狂挤而且是压倒性地挤。”
另一方面,主流艺人进入音乐节市场后也给音乐节观众的构成带来结构变化,艺人粉丝的强力应援难以避免地引起了其他乐迷的不满,比如此前安阳音乐节,艺人周震南的粉丝在外场铺设大量应援旗帜、标语,令其他乐迷心生不满。乐迷文化旗甚至还会引发误解和骚乱。
音乐会的旗帜文化也进入了演唱会,部分演唱会中出现有乐迷摇旗,巨大的旗帜挡住了后面观众的视野,导致后排观众除了旗帜啥也看不见。
也因此,不少音乐节、演唱会明令禁止了携带旗帜进场,比如五一期间举行的北京草莓音乐节、太湖湾音乐节均禁止乐迷携带旗杆进场,最近风头正劲的Tfboy组合十年之约演唱会也明令禁止了横幅、水旗等大型应援物,并禁止了摇旗帜、喊口号等应援方式。虽说是禁止了,但现场网友也反馈出有部分乐迷在和安保打“游击战”,试图偷偷将旗杆带进场,甚至发生一些言语上的冲突。
当音乐节从小众走向大众,摇旗和乐迷文化旗文化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音乐节市场在加速发展,乐迷文化旗是摇滚音乐现场演出体验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禁不能了之,管理更为重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