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便携式风扇
便携、清凉,花式“降温神器”受追捧
天气炎热,除了传统的遮阳伞、防晒衣、墨镜等防晒物,能清凉降温的便携式“神器”也成了不少人的选择。在商店里,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手持电扇、口袋电扇,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在社交平台,关于#降温神器#的话题超九千万的阅读量,挂脖风扇、冰凉颈圈、清凉喷雾、冷感湿巾、消暑冰凉贴......各种类型的“降温神器”都有人安利。
神器年年会出新,便携式小风扇一直是降温界的“扛把子”,如今手持小风扇已经升级成小孔出风的挂脖式风扇,有网友夸张的称其为移动的空调。而今年的“网红”当属冰凉颈圈,无需充电、没有噪音,只需要放在脖子上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成了不少博主的爱。降温喷雾、冷感湿巾、消暑冰凉贴,一般都会添加薄荷、乙醇等成分,这类“神器”,只要喷或涂抹到身上、衣物上能瞬间让人感到清凉。
尽管降温神器很多人在用,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真的不是智商税吗?这会不会伤到颈椎呢?怕热的陆女士告诉记者,“挂脖风扇有个问题是戴时间久了会不自觉脖子前倾,虽说新版的并不是很重。”她曾尝试过多种降温神器,但感觉降温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很久,反而每次出门喜欢带着花露水,擦上去既凉快又能防蚊虫叮咬,用的频率很高。
挂脖凉圈
挂脖式冰凉圈、风扇,可能诱发加重颈椎病
27日,记者在muji店里试戴了一款“网红”冰凉圈,比起降温的效果更多的是清凉感,并且时间戴久了有点重。据介绍,凉感冰圈的填充物是一种具有温度调节能力的材料,将冰凉圈贴在脖子周围能吸收身体热量,让温度保持在28℃左右。不少网友称这款产品只有在冰箱里冷藏后才能真正起到冰爽降温的效果。
升级版挂脖风扇
同是挂脖系的小风扇,在电商平台也是卖的火爆,一款被主播推荐的挂脖风扇月销量过万,低噪音不搅发,28小时长时间续航,很是让人心动。不过有网友发帖劝避坑“刚开始买了挂脖风扇天天吹真的很凉快,但这两天脖子酸痛得厉害。”此前还有广西一儿童因戴着挂脖式小风扇午睡,醒来后发现脸被吹歪了。
那么,挂脖式的“降温神器”是不是存在健康隐患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脖子上挂着小风扇或是降温的东西都属于局部降温,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不建议局部降温。
“如果不是因为外伤导致的肿疼,并不建议采用冰敷或者吹风的方式进行局部降温。因为身体局部降温而其他地方又不降温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变差,特别是颈部降温后,血管收缩会引起对头部的供血减少,引发头昏头晕;像冰敷一下子降温得非常厉害,可能会引起肌肉的紧张痉挛,还可能会压迫颈部的血管和神经,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屈留新主任医师提醒,挂脖冰凉圈、风扇式可能会诱发、加重颈椎病的问题。
清凉喷雾
使用清凉喷雾、降温冰毛巾等,注意远离火源
清凉喷雾是通过喷射后液态转为气态,汽化吸热会带走周围物体表面的热量,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在日常使用清凉喷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据报道,20岁的张女士就因使用清凉喷雾不慎脸被冻伤。
“清凉喷雾会吸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热量,快速造成一个局部的低温,有的可能甚至降至0℃以下。如果这时候离皮肤很近,又大剂量使用是可能引起冻伤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董正邦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有些喷雾的成分包含丙烷这种可燃气体,如果在高温状态下,周围又有酒精或者明火可能会引起燃烧,是比较危险的。夏天车内温度较高,最好不要将其放置车中。
远离火源提醒
记者发现小林制药的清凉喷雾、降温冰毛巾,商家标注了严禁在火源附近使用。而一般降温贴一类的产品则会标注对薄荷醇刺激敏感者、酒精过敏者,请勿使用。
“这类降温产品多数含有酒精,婴幼儿和皮肤敏感者不要使用。”董正邦提醒,皮肤也是一种生态,长时间局部降温可能会造成皮肤的慢性冻伤;其次,夏天皮肤出汗多,可能会诱发接触性皮炎,因此并不建议长时间使用这类“降温神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