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私了”后,还能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些车主为追求省时、省力、赔付快而选择“私了”。那么“私了”之后,还能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吗?不能,建议车主决定“私了”时还得小心谨慎。
“私了”后索赔遭拒
车主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无锡的石某,在该市一地下停车场倒车时,因操作失误与程某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程某车辆损坏。交警部门认定石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程某无责。
之后,程某将车辆送至4S店维修,支付修理费12000元,并与石某私下协商,约定由石某赔偿5000元了结此事。收到赔款后,程某出具收条,确认“收到5000元修车费,至此解决双方事宜,两清。”
由于程某为车辆投保了车损险,于是又找到保险公司,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剩余损失7000元。然而,保险公司认为,程某的行为已经放弃了要求石某赔偿其他损失的权利,影响到保险公司向事故责任方进行追偿,故拒绝了程某的理赔申请。
因索赔未果,程某向无锡市梁溪法院提起诉讼。
判决认可保险公司不需“赔偿”
“私了”需谨慎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法院认为,程某在已知其车辆损失金额为12000元的情况下,与石某私下协商,同意石某赔偿5000元,并出具收条确认“至此解决双方事宜,两清”,该表述按一般理解,实际已经放弃对石某主张其他赔偿的权利。而该放弃行为亦会阻碍保险公司向石某行使保险人代位求偿权,故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最终判决驳回了程某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不需要赔偿。
法官提醒,对于一些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轻微、事实及责任承担清晰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采取“私了”的方式来解决。但在私下协商时,双方应充分了解权利义务关系,尤其是权利人,在签署包含“两清”“再无纠葛”“互不追究”等字眼的文件前,要了解清楚相关法律规定及保险合同约定,谨慎做出带有放弃权利含义的意思表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