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频发,如何急救?这场科普活动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8月17日下午,儿童意外伤害急救演练及培训科普活动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西院区童馨乐园举行。该院急诊医学科、骨科等多位医生为现场的孩子们演示了心肺复苏、溺水急救、触电、动物伤害的救治等正确急救方法。轻松的氛围下,孩子们收获满满。专家指出,暑期在医院接诊的儿童意外伤害中,车祸、溺水、烧伤等意外伤害比例大幅增加,家长和孩子都需提高警惕。

“小朋友们,怎么判断倒地不起的人的生命体征呀?”“看他有没有呼吸!”科普活动现场,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时珺传授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小朋友们注意看,胸外心脏按压30次,给予患者两次人工呼吸,然后每进行五组进行生命体征判断。”专家介绍,心肺复苏对于任何一种意外伤害的急救都是关键的,“因此人人都有必要经过相关培训,高质量的完成心肺复苏的流程,这对意外发生时提升抢救的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边操作演示边讲解,时珺又科普了摸脉博判断的方法并且演示给小朋友看。

骨科主治医师江波现场传授了骨折急救的八字绷带法、三角巾悬吊法的操作方法。江波介绍,八字绷带法是针对锁骨骨折的外固定,当我们不确定是上肢的腕关节、肘关节或是肩部受损时,我们用三角巾悬吊法,或者是简单的上肢悬吊来固定,及时转运到医院来摄片明确诊断。

“暑期儿童医院接诊的意外伤害患者要比平时增加30%左右”,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灼告诉记者,但儿童意外伤害与所有意外一样,其实并不“意外”,是可防可控的。与此同时,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技术对于儿童的生活方面进行保护,从源头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消灭危险于源头。

“我们这项活动已经开展到第六届了,每年开展的目的就是通过科普宣教让更多人去具备急救技能,尤其是从孩子开始从小培养,在突发情况下能发挥现场救治的作用。” 李灼直言,由于暑期时间较长,儿童青少年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溺水、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比例会大幅地增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待在家里就是最安全的。“从接诊情况来看,家里发生意外伤害的比例达到了50%。家中也有潜在的伤害因素,不能忽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实习生 施嘉羽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