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上海,观众陆续进入影院观影。新华社发(薛思雯摄)
题材多样 本土文化唤起“共鸣”
纵观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国产电影表现亮眼,不仅缘于影片质量高,而且影片类型多样,满足了各类观影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唤起”人们走进影院的热情。
影迷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周六在影院连看三部电影后仍意犹未尽,“每一部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我打算在暑期结束前把另外几部热门片都补齐。”
国产动画《长安三万里》展现了恢弘的大唐风貌和诗人群像;十年磨一剑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重新演绎中国式传统神话史诗;悬疑犯罪片《消失的她》关注女性安全话题;《孤注一掷》聚焦境外网络诈骗产业链黑幕……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看来,这些电影虽然类型不同、主题各异,但却满足了观影者们“众口难调”的需求。
“相比近几年好莱坞电影的剧情套路,国产电影在内容上更有本土优势。”影视行业从业者贺炜说,“可以看到今年暑期的国产电影虽然题材各异,但都与本土文化深入结合,更易获得我国观众的认可。”
8月28日,观众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影院购买电影票。新华社发(薛思雯摄)
宣发破圈 大量观众回到影院
这个夏天,影视行业从业者们惊喜地发现,那些多年没有观影的人们又回到影院里。据统计,今年暑期档观影人次近5亿,总场次超3300万场。陈晋介绍,在暑期档期间,许多观众是今年首次走进影院,同时年观影量达5次以上的资深影迷占比也明显提升。
一位影院经理告诉记者,电影《孤注一掷》在宣发原本处于劣势,“但仅仅几日,其热度迅速攀升,最近几周来观影的35岁以上观众占比明显上升。”
“这些影片话题度高,可营销性强,在短视频渠道上都收获了破圈效果,加上宣发策略和渠道的高效,是这些影片票房火爆的共同原因。”陈旭光说。
在短视频、自媒体的“口口相传”下,暑期档电影的热度持续走高。“我们发现,随着观影人群年龄结构多元化,观众的电影消费频次增加,我国电影市场必然会迎来进一步拓展。”石川说,“这也同样倒逼我们的电影市场,想要赢得大众的认可,还是要靠好作品来说话。”(实习生:徐悦周、薛思雯)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