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一年级新生需要准备啥?常州的老师列出这些关键词 ,没有一件和提前学拼音、口算有关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一年级新生家长不免又忐忑起来。上课坐得住吗?老师说的听得懂吗?没提前学拼音、口算会跟不上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常州多所学校的老师、学校管理层,他们列出了一些一年级新生应当具备或需要努力的“关键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竟然没有一个和提前学习学科知识有关。此外,采访中还有教师表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行为不仅无益,甚至有害。

高频关键词: “自信”、“独立”

“阳光自信不任性,心中有他人;遵守规则不放纵,有个性不张扬,做文明有礼的阳光娃。”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副校长戴彩娥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新学期即将开始,一年级的小萌新又将“C位出道”,“自信大方,文明有礼”是她给出的三组关键词之一。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环境、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而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建立自信心更是至关重要的。”常州市红梅小学的数学老师王晓娴表示,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当孩子对某些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肯定,发掘他们的特长和潜力,适时地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对孩子来说,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孩子们开始学习独立的起步。所以,从踏进小学校门的第一天,我们就引导孩子们树立责任意识。首先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第一次进校,我们就引导孩子们自己寻找教室,自己擦拭桌面,自己整理书包。”红梅小学副校长王珏介绍,开学后,两周内给孩子们每人设一个班级小岗位,协同家长在家也给孩子设一个家庭小岗位,让责任和担当的种子在入学初就深入孩子们心田。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式,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孩子们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抱持着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是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帮助他们始终抱持良好状态的关键。”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嵇文佳副校长表示,具备不怕困难的勇气十分重要。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吴玲君则表示,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期。“要培养独立自发思考的能力,摆脱思维的依赖性、盲从性,从而将知识内化,丰富自我认知。”她坦言,一年级新生步入学校,对环境、对学习充满了好奇,也会感到陌生,有的甚至是胆怯。因此,包括独立思考在内的独立精神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她也鼓励学生乐于表达且大胆质疑。

“总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会,所以什么都帮孩子去做。可是进入小学,孩子就需要独立去完成很多事:每节课整理书包,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做完作业,把文具放回笔袋;课堂上学具操作结束后,要自觉收纳好……否则别的孩子都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习了,他却还在原地找书、找笔,甚至拿着学具玩根本不听。这些看上去的小事,其实都是影响学习效率的要事!”采访中,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数学老师袁平平表示,在学习中,孩子也需要开始学会“自主学习”。“进入小学阶段,孩子从家里的全方位系统保护,到幼儿园全时空细致周道的照顾,转变为不同时间不同教室面对不同老师自主的学习。主动地听、主动地做、主动地思考 ,再把学到的知识方法主动地去运用,最后才能真正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千万别忽视:交往能力、好奇心

“有的家长会说,到了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别天天想着跟同学打打闹闹。”

“老师说什么就学什么,不要天天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上学了,需要收收心。”

每当开学前,就有不少家长这样提醒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在教育人眼中,交往能力和好奇心都十分重要。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班主任许颖斐认为,小朋友需要具有良好的郊外习惯,例如乐于助人和主动道谢。“与小朋友交往时能关注到别人的困难与需要,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先从帮助身边的伙伴做起,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当我们得到别人帮助时要心存感谢,真诚道谢,经常使用‘谢谢你’这样的礼貌用语表达谢意。”她表示,看起来虽然是小事儿,但是这样的行为习惯在孩子们的交往中却十分重要。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班主任、2023年龙城十佳班主任杨继云告诉记者,自我管理、学会谦让、合群友善这样的交往能力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李旻轩表示,在团队中,让我们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一样友善合作,正如老子所言:“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用美好的言行,传递温暖,收获更多的笑容和友谊。

“一年级新生初入小学,离开了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可能有些陌生和拘谨。如何消除陌生感呢?学会交往很重要。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大胆“打开”自己,从与同桌交朋友开始,学会交朋友,爱上交朋友。”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陈婧水表示,有了新伙伴的加持,相信每位小朋友都能较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收获属于一名小学生的快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一年级,我认为培养孩子乐学好学之心非常重要。”红梅小学班主任陈蕾表示,她建议一方面,可以与孩子共读,让孩子在书中探索,使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孩子学习有条不紊,保持更长久的求知欲。“敢于放手,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中激励学习热情。”

“保持充满好奇,爱问为什么是天性;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乐于学习、勇于创造的习惯。”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副校长戴彩娥表示,希望学生都能成为“善思敏行,乐于创造”的人。

“儿童对新鲜事物天然具有好奇心,然而在他们步入小学阶段之前,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过度的幼小‘衔接’,使得这群活泼鲜活的孩子对还没开始的小学生活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厌烦情绪。”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嵇文佳副校长表示,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满满的探索欲充满期待地步入小学,是让他们走好小学学习之路关键的第一步。

家长更应关注:“陪伴”和“习惯”

“我没有让孩子提前学拼音口算,这几天听说不少同学都上了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可把我急坏了。”最近,不少家长开始因为没让孩子提前学小学学科知识感到忐忑,那么学校教师到底是怎么看的呢?

“很多家长认识提前学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就是最好的课外辅导。其实知识间存在内存逻辑,只有科学的教授方法,才能把学生引入正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接受记者采访时,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数学老师袁平平坦言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表示,提前学的学生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就会削弱学习的求知欲,失去更为重要的过程性方法性研究体验,成为课堂的游离者,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端正的学习习惯。“缺乏良好的习惯养成,孩子的数学学习将会越来越吃力,更有甚者会觉得数学很无聊,完全没有兴趣。”

既然不需要提前学习学科知识,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解放路小学的杨继云老师表示,父母们则需要准备陪伴学习,了解孩子的小学生活;准备陪伴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爸妈们一是坚持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二是坚持亲子相处信条:和善而坚定。好家长也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出来的。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班主任许颖斐建议,家长应该关乎孩子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做到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一年级识字量有限,可以在学完拼音后读拼音故事,从小就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坚持每天看书半小时左右,在实践中感受阅读氛围,享受安静时光,增长阅读经验。”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嵇文佳副校长坦言,当孩子步入小学后,家长们关注最多的就是孩子学业,忽略了孩子其他行为习惯的培养,但往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的关键,而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是孩子们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热爱劳动,是孩子们热爱生活,愿意为他人服务的一种体现,能帮助孩子们很快融入集体生活;参与劳动,需要孩子们具备观察、分析、合作等能力,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等品质,能帮助孩子们很好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通讯员  王燕  李钰 张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