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对话楷模!南京三代教育人同堂,学习“教育家精神”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9月10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南京市教育局举办“共走行知路 争做大先生”主题活动。现场10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10位优秀师范生代表与杨瑞清、戎仁堂等10位育人楷模进行对话,学习领悟“教育家精神”和育人楷模身上勤勉敬业的奉献精神,躬身垂范的表率精神。

当天,三代教育人同堂参观了师德教育馆,感悟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精神,重温了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誓词,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重要精神,并分享学习感悟。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杨瑞清表示,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并阐述其核心要义。这是对1800多万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40多年来,我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潜心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真切感受到追寻教育家足迹,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变得如此充实而美好,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永远乐走行知路,为乡村教育的振兴,为教育强国的建设作出新贡献。我坚信中国教育的未来一定还能更精彩。”

“教育家精神不仅仅是对老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提出要求,还应该落实在我们每一次与学生的谈话中,每一堂课每一门课程的设计之中。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十五周年,能够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同行,我觉得非常的荣幸,同时也感到一份责任。”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朱焱表示,首先是一份传承的责任,传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是一份创新的责任。我们要以用科学的精神去评价我们的课堂,去哺育我们的学生。每一个老师都要有创新的职责,创新的意识。

据了解,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江敏是第一个教师节入职的,今年她开启了第39年的教学生涯。一路走来,江敏老师常跟同学们讲:“一个人只有和自己的国家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你才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最大的成就和成功。”正因如此,江敏老师在2018年的时候跟南京市的四十几位援疆老师一起响应国家“万名教师援疆计划”,到新疆伊宁支教。“南京市的老师们以自己扎实的教学风范、先进的教学理念给新疆带来了深刻影响。就在昨晚伊宁市教育局的教师节联欢活动中,伊宁三中表演的朗诵节目讲述的就是援疆的故事。伊宁没有忘记我们,祖国不会忘记我们,能够投身到伟大祖国的教育事业中,我们是幸福的,也是骄傲的。”

在交流中,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青年教师庄婉仪提出疑问: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怎么样帮助学生去树立自信心呢?“我认为信心首先来自于信仰,其次来自于内心的力量。怎样让学生有信仰有力量,成为未来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呢?”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张宁新老师说,“我想作为每一位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打造人生的底色。匠之大者在于匠心,老师要引导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让我们的同学正向定标,瞄准未来的方向。第二,帮助同学们厚植人生的成色。每一个人都要练就一身精湛的技艺,同学们苦练技艺才能够为未来的人生提质赋能。第三,帮助同学们绘就人生的彩色。我们要涵养学生的品格、品质和品位,让他们精益求精,知行合一,德技兼修,为他们的人生争光添彩。”

“今天非常荣幸能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在这里跟这么多时代楷模大先生学习。”南京市玄武中专青年教师庄婉仪表示,“在今后的职业教育生涯中,我将会努力找准我的职业角色定位。首先做一个肩上有责的赶考人;第二,做一个眼里有光的引路人;第三,做一个心中有爱的知心人;第四,做一个脚下有路的躬耕人,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