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景图中的清凉寺 清·樊圻 今藏上海博物馆
这是发生在南京清凉寺的一则禅宗故事。
南唐时,南京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情豪爽,平时不太拘守戒规,寺内和尚大多瞧不上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很是器重。
一次,法眼在讲经时考问众僧:“谁能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呢?”大家都答不上来。这时法灯刚巧走来,不假思索地答道:“系金铃的那个人可解下来。”
后来这句话就被缩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成了一句“常言道”流传了下来。我们熟悉的《红楼梦》《蜀山剑侠传》《雍正剑侠图》《围城》,都引用过它。
这则故事里的法灯禅师,年轻时与诗人黄庭坚见过一面。黄庭坚拍着他的肩头对他师父说:“(法灯)骨相清奇,君家汗血良驹也。”
1127年,金人入寇,法灯遣散学徒,杜门面壁。弟子劝他说:“行军打仗的事,关出家人什么事,何至于如此忧虑?”禅师徐徐说道:“河润九里,渐洳者三百步。木仆千仞,蹂践者一寸草。哪有中原失守,而林下之人得宁逸耶?”简单说,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年农历四月十三日中夜,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圆寂了。
68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臧磊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