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熟地熟情况熟,开拓“边角料”实现环境大提升
走进计家墩村,率先要穿过一条数百米长的林荫道,两侧繁茂的树木支撑起一片阴凉。树木逐渐散开,便是林荫道的尽头,可以看到六七棵树木从一家咖啡馆内穿堂而过,从屋顶破出,咖啡馆里暖黄的灯光晕染着这片树丛。“计家墩村总占地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我们积极开拓‘边角料’,实现环境大提升。”计家墩村党总支书记周青说。
周青
周青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自己从小就在计家墩村长大,于2012年考取了锦溪镇自招的“进村大学生”,在计家墩村短暂任职后,被调到镇团委工作,七年后又回到计家墩村担任书记。“我对计家墩村充满感情,村庄情况了然于心,有十足的信心把村庄扮美!”
“计家墩村在2013年开始了动迁工作,在2015年决定发展旅游乡村,我刚来的时候环境面貌很差。”周青回忆到,计家墩村的动迁工作进程缓慢,2016年,昆山乡伴计家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到村内开始新房建设、经营旅游时,还有不少老破小没有拆除,更不用提河道、马路等的修缮改造。同时,周青考察后发现,村里缺少桥梁,村民普遍借助水坝、水闸通行;河岸边水土流失严重,塌方事件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我还向各个业主和乡伴公司征集意见,开始规划建设。”
计家墩村多水路,河道的整治提升便放在了首位。周青带领村干部清理了河道的建筑垃圾,修建驳岸进行加固,并沿河道布置植物,扮靓村庄环境。“村里有业主是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设计极富情怀。”为此,周青给予业主充分的创意自主权,邀请他们参与环境整治,业主们也乐此不疲地“揽下”全流程,从设计到选材再到施工,在村内修建了一座座新桥梁。
稻田旁修缮健身步道,村路旁划出小餐吧,绕着密林建起小火车……计家墩村还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开拓利用,实现环境提升和设施建设的相得益彰。“环境美了,业态丰富了,旅游乡村就发展起来了!”周青说。
区位优势赋能乡村文旅,民宿、手作打造发展新引擎
“计家墩村地理位置优越,距苏州上海车程都在一小时内,附近还有数座知名古镇和公园,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保证游客游玩休憩体验,周青联系“乡伴公司”对招商业态做了严格限制。“一切招商都要符合计家墩村的规划设计,要自然和谐,并对所有游客积极开放。”周青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除极少数未动迁村民的住宅外,游客来到计家墩村可以随意“推门而入”,自由探索体验,甚至是村内的会议室和活动中心,都对游客悉数开放。
周青介绍,计家墩村以民宿为主体业态,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并引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可以在休闲之余体验陶艺、木艺、榫卯搭建等手作,还可以给自己做个小皮包和鲁班灯。“其中不少手作活动就在民宿内展开呢!”周青带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一家民宿,各式各样的陶艺工艺品摆满了一楼“展厅”,不少游客围坐圆桌前,品茶闲聊。店老板介绍,自己出于对陶艺制作的热爱,将陶艺手作体验和民宿做了结合,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农村休闲生活。他掀起吧台旁的织布门帘,陶艺手作室在眼前骤然展开,两张长桌上尽是陶艺品,六个两米高的储藏柜也是满满当当。“我们从上海来计家墩村写生画画,又玩到了陶艺、尝到了美食,还能欣赏江南水乡的落日!”一旁的游客乐呵呵地说道。
丰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村集体收入,周青协同乡伴公司分别在2022年和2023年新增了观光小火车、水上皮划艇等项目。游客可以乘坐小火车穿越密林稻田,置身田园风光;也可以摇动船桨,顺着蜿蜒流水穿越桥洞,一览水乡人家。“就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观光小火车挣得了10万营业额,皮划艇也获得了6万营收!计家墩村的平均年游客量已经超过了15万!”周青自豪地说道。
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和谐乡村汇“计”理想
“因绿而富,因红而美,计家墩村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村庄发展建设,为游客和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周青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计家墩村党支部在2018年时升格为党总支部,并成立“乡伴计家墩”党支部,进而引领“乡伴公司”开展日常运营服务等工作。
计家墩村是在2015年与“乡伴公司”签订的合作发展协议,其后时隔近四年才基本完成乡村建设。期间,各业主陆续入驻,在区位选择上产生过矛盾。周青回忆道,村内有两家民宿,紧挨着一块田地。先入驻的业主图方便,把离民宿近的半块田地租了去,稍晚进驻的业主在租赁土地时,便觉得田地租赁的划分方式“不公平”。双方争执不下,差点大打出手,田地的直接出租方“乡伴公司”也未能解决矛盾。于是,周青在和“乡伴公司”了解情况后,多次登门和业主双方沟通,促成三方共商调解,最终由“乡伴公司”为较早入驻业主做了补偿,重新规划了田地租赁方式。“‘乡伴公司’既是企业主体,也是计家墩村的管理者,通过党建引领,我们增强了‘乡伴公司’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周青说。
“计家墩村将旅游运营权交给了‘乡伴公司’,如何在改善游客游玩体验的同时加强党建引领成了难题。”周青介绍,计家墩村一直以“自然”的面貌呈现给游客,缺少游玩讲解和线路规划。同时“乡伴公司”作为企业,在全国各地都运营有“理想村”,而计家墩村又是全国第一个“理想村”,时常被游客误认了村名。“从村委会角度出发,我们应该为游客提供游览介绍,并对‘理想’进行自己的阐释。”为此,周青和“乡伴公司”反复沟通,八次易稿,完成了党建文化墙设计,并极力争取,布置在了可供游客游览的村会议室。党建文化墙不仅将计家墩村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增强游客与村庄的联系和情感,还通过乡村IP形象“墩墩鹅”吸引游客驻足,将乡村理想展现在大家面前。
“计家墩村正是一个汇‘计’了乡野理想、归园理想、创业理想、致富理想、振兴理想的‘理想村’!”
树牢造福人民政绩观,书写共同富裕新实践
在计家墩村的一众民宿丛中,有两间一层高的平房,是未动迁村民在村内开设的便利店。便利店虽小,但干净规整,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周青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还有几位未动迁村民已经申请了营业执照,决定留在村里经营民宿等产业。“虽说计家墩村的大部分村民已经迁出居住,但村委会仍在想方设法地增进村民福祉,努力做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计家墩村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周青便带领村委会搭建起“桥梁”,链接计家墩村的用工需求和村民的就业需要,并通过优先聘用的方式,返聘动迁村民回到村内进行工作。“我们还定期举办面向计家墩村民的‘管家培训’等活动,传授布草、礼仪、糕点制作、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技能,帮助村民更迅速地胜任工作,提高生活技能!”
新兴产业入驻,计家墩村实现了华丽转身,但未动迁居民仍然需要理发等基本的生活配套产业。周青便跑到锦溪镇上,定期集中邀请各类“手艺人”走进村里,为村民免费提供理发、配钥匙、磨剪刀等服务。“每逢节假日,我们就一起开展便民服务和节庆活动,村民总能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计家墩村南侧还有大片集体田地,通过稻鸭共生等生态养殖的方式,种满了水稻。在收割完一期后,便会种上油菜花等兼具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作物,既吸引了游客畅游打卡,也为提高村集体收入做了贡献。周青表示,就在去年,田地分红比例提升了10%,每亩地每年可以为村民带来超1100元的分红。“计家墩村还分别成立了奖助学金,鼓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希冀他们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作为计家墩村党总支书记,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好‘领头羊’,耕好‘一份田’,把民生福祉作为最佳政绩,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谱写幸福宜居的计家墩村新篇章!”
【统筹策划】 薛马义
【采访摄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翁嘉伟
实习生 王文静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