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以文惠民以文塑旅,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苏州市黄埭镇第二届冯梦龙中秋灯会将于本月28日开幕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正积极筹备第二届冯梦龙中秋灯会,灯会将于本月28日开幕,持续至10月31日。期间,夜游观灯、文艺演出、文创展销等多项文化活动将陆续登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尽享“文化大餐”。

以文惠民,让群众文化活动“出圈”更出彩

“《冯梦龙追歌》是以微型民歌音乐剧的形式,讲述冯梦龙在乡村采风收集山歌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连日来,黄埭剧团音乐舞蹈队演员尤雅静加紧排练,为即将开幕的第二届冯梦龙中秋灯会做足演出准备,她和队员们将在灯会活动中为观众表演微型民歌音乐剧。在今年冯梦龙灯会活动中,黄埭剧团还将以少儿评弹小组唱、歌伴舞、微型音乐剧等表演形式为观众送上精彩演出。

据悉,在即将开幕的第二届冯梦龙中秋灯会开幕仪式上,歌唱家阎维文将献唱经典歌曲。灯会期间,冯梦龙村还将展示“花香、稻香、果香、书香”四个系列灯组,开展看灯、小吃、观影、听戏、猜谜、游乐六大类项目活动。村内不少文化场馆和游乐场所夜间也将对外开放,让市民和游客得到更好的畅玩游览体验。

政府“搭舞台”,群众“唱主角”。黄埭镇历来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把文化惠民纳入政府惠民工程和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黄埭镇不断加大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积极引导、支持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据了解,黄埭镇目前已培育了包含黄埭剧团多支表演队、民间文化演出队等40余个群众文化团队。

黄埭镇各文化团队从评弹文化、黄埭老街文化、冯梦龙文化等文化资源中找寻创作灵感,创作了弹词开篇《冯梦龙》、歌曲《拥抱新时代》、舞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多个文艺、文化作品。黄埭镇借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长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且接地气的艺术表演、文化展演、主题展览、全民阅读等活动,努力让群众文化活动出彩出新,用文化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以文塑旅,农文旅“融”出美丽乡村致富路

近年来,黄埭镇积极聚焦群众文化需求,统筹开发全镇文旅资源,挖掘利用本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带动旅游消费,催化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

作为今年冯梦龙中秋灯会的举办地,黄埭镇冯梦龙村持续深入挖掘冯梦龙文化内涵,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近年来,冯梦龙村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林果基地,加快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打造以“一梨二桃三葡四梅”为核心的品牌农产品,并不断加快文旅产业布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成一批冯梦龙文化阵地集群,拍摄古装传记电影《冯梦龙传奇》;建设荷花池、格桑花海、粉黛乱子草花海等,发展特色民宿、酒店、农家乐,打造休闲农庄、湿地公园、农业生态乐园、户外拓展营地,举办文化旅游节、水果采摘节、中秋灯会等活动……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和文化活动,不仅为冯梦龙村增加文化产值,让村民走上致富路,也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融入当地风俗,了解特色文化。

“做好服务、打响品牌,提升美誉度。”黄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优秀文化、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以及农文旅发展模式在黄埭镇的不断深入融合,正让这座千年古镇的“面子”“里子”更加饱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翁嘉伟


校对 王菲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