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繁星 | 在橘园看《睡莲》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我们上午11点多到达坐落在杜乐丽宫花园的橘园美术馆时,馆外已排起长队。排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进美术馆,当我第一眼看到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赠送的8幅《睡莲》巨作时,不免感叹:这长队排得太值了。

虽然我以前在各国美术馆也看过《日出·印象》等多幅莫奈真迹,但看到《睡莲》巨幅画时,还是非常惊喜。1918年,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莫奈将自己的《睡莲》巨画作为和平象征捐赠给国家。这些巨画是莫奈一生中最后的完美篇章。他在吉维尼小镇的“莫奈花园”一直画到1926年逝世。最后的岁月里,莫奈多病缠身,几乎完全失明,他凭记忆和毅力画出这些不朽巨作。这批巨画被安放在莫奈生前参与建筑设计的橘园,是最好的归宿。

莫奈的《睡莲》展区由两个椭圆形展厅组成,各展出4幅《睡莲》油画,每幅油画高2米,总长91米。展厅完全按照莫奈的想法建造。他的愿景是创造一个“和平冥想的天堂”。展厅顶部有自然光线摄入,四周墙面被巨画覆盖,中间有长凳子,我们与其他观众一起静静坐着观画,那些睡莲、水草和柳枝好像都朦朦胧胧地动起来,鲜活美丽,与树影、水影和云影交映,无边无际,此时此刻,我们感觉置身于“莫奈花园”,沉浸在花草树木和碧水蓝天之中,充满夏日的梦幻。

全世界有这么多人喜欢莫奈的画,除了唯美和宁静,我觉得,还有亲切,莫奈描绘的美都是普普通通的、触手可及的,自有一份亲切和贴近。看莫奈的画,没有咄咄逼人,或壮丽巍峨,而是舒舒服服的美,让人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我坐在包围我的《睡莲》巨作前,浮想联翩,不愿离去……这是我旅途中的一小站,却是我得到美学熏陶的一大步。《睡莲》将永远留在我的脑中,散发从容舒徐的美。

作者:顾德宁

摄影:顾德宁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 : 华明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