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安”新突破激发“三效”
阿尔及利亚项目执行日费制,抓好生产运行,多拿日费是项目创收增效的主要手段。
一直以来,项目部坚持强化管理,深挖潜力,推进降本增效、管理保效。利用每天的哈西晚会、邮件网络、上井检查,及时传达宣贯中国石化集团和华东工程各项工作部署,贯彻甲方工作要求,结合队伍实际和生产实际,组织开展以”创效求生存、创优树品牌、创新谋发展、争做海外市场尖兵”为载体的“三创一争”主题活动,以“比日费率、比搬安周期、比材料消耗”为载体的“三比”劳动竞赛,激发全员增收创效、降本创效、挖潜创效。
2019年至2022年发生的疫情,让华东工程海外项目面临严峻形势,员工和设备停待时长增加,加上防控成本支出,效益无从谈起,员工身心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折磨。同时,面对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对中方生产指标提出的更高要求,项目部不断优化生产组织运行,完善搬迁安装方案,组织“搬迁突击队”,降低搬安周期,省时间、降成本、换效益。
2019年,各钻井队平均“搬安”速度为8.46天,其中Sinopec232队以7.92天速度打破50公里内8天的搬安新纪录,实现“破8进7”;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Sinopec232队更是实现了50公里以内6.5天的“搬安”新突破,走在阿尔及利亚索纳塔克所有钻井承包商前列。
安全机制守护发展基石
阿尔及利亚项目部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保障和基石,作为品牌打造的前提。
实际运转中,项目部严格落实中石化国际工程公司、华东石油工程公司和海外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阿方单位具体要求,遵循“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原则,压实领导责任。每年签订HSE承诺书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利用月度检查、季度检查以及不定期的巡查,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
与此同时,企业一方面修订完善项目部、保障中心、基层井队47个岗位安全制度和职责范围,制作中英对照的工作许可程序培训PPT,通过橱窗和展示架进行宣传提醒,对违章违纪进行通报,推动全员尽责。另一方面,利用“哈西夜校”“当地员工培训视频录制”“我与安全”小故事征文、“项目事故案例汇编”等学习活动,让安全工作入脑入心入行,汇编包含人身伤害、交通安全、设备设施、违章作业和公共安全共计五类的《事故事件案例汇编》,以49个鲜活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教育,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截至阿尔及利亚石油公司索纳塔克项目结束,项目部四支队伍分别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49天、946天、1079天和1626天,受到甲方与中石化国际工程公司阿尔及利亚子公司的表扬和嘉奖。
“华东钻井”品牌“一炮而红”
阿尔及利亚项目部深知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认为品牌才是支撑企业站稳市场的法宝。“没有业绩和品牌就没有市场,失去市场就失去工作机会”是阿尔及利亚团队最朴素的信念,也是他们攻坚克难,直面挑战的精神动能。
工作中,项目部组织编写了包括平台经理、带班队长、安全工程师等岗位,以及搬迁安装作业等8项骨干岗位和关键作业的《工作指南汇编》,明确了谁来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等生产安全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7年,石油行业仍处于寒冬期,阿尔及利亚项目已壮大至6支钻井队,经营指标也居历年之最,任务相当艰巨。项目部传承石油工程铁军精神,绝地反击、遇寒破寒,出台《撒哈拉军规》,作为华东钻井阿尔及利亚项目团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十大禁令》,要求员工必须无条件执行,并组织开展“勇担当、创业绩、树品牌”大讨论,增强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项目部Sinopec224钻井队立足生产实际,采取“一井、两策、三到场”的方式,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用时509天,安全、快速、高效地完成了13口深井的施工任务。
为此,ISARENE钻井经理和HSE经理亲自来到项目基地,给予工程技术、施工人员褒奖,使“华东钻井”品牌在阿尔及利亚联合体钻井市场“一炮而红”。
撰文/李秀 莫能文
编辑 : 顾冬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